昨天晚上,偶然地打开抽屉,映入眼帘的是多年未动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可以看电子书)。心血来潮,重启了它,本以为尘封多年的电子产品已经坏掉了,没想到充电完成后竟然完好如初。于是,带着惊喜般的心情重新翻阅了多年前买过的电子书,又重拾了一些断断续续的回忆。
大约在五年前,我买下了这个kindle,一方面因为它他不像其他电子产品那样伤害眼睛,另一方面又不像纸质书那样不易携带。自从拥有它,我都会随身带在包里,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拿起来阅读。那时候电子阅读器比较火,加上拥有新物件的兴奋感,那一年我读了很多本书。
今天,我又重新翻阅了曾经读过的书。时隔多年之后,我发现有些经典的作品仍然记忆犹新,甚至能记住其中的细节。但有些作品看到书名后竟然一点记忆都没有,好像我并没有读过它,但是看到记录里我早就读完了它。那么到底要如何读书呢?深读还是浅读?要多读几篇还是读过一遍就好?这可能取决于书的内容,无论如何,读书的方法都无法遮蔽内容的光芒。如果书的内容是令人震撼的、能产生共鸣的,我就能记得比较长久;如果书的内容在当时阅读的时候就晦涩难懂、引发不了我的兴趣,那么即使读完,也会很快遗忘。
如果读过的书都忘了,那么读书有什么用呢?读书本来就不是一件功利性的事,若渴望从一本书中就能获得益处,那是一种奢求。我们读过的书,并不是每一本都有用,也并不是每一本书都能影响自己。能够让自己有所醒悟的可能仅仅是那么一句话、一个片段。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那么多的书?就是为了丰富自己,为了从众多的书中找出那些能够影响自己的文字,为了能够碰概率般地通过大范围的阅读来寻找微小的结果。我们可以以质取胜,但是在没有足够量的情况下,再高的质量产生的效果也是有限的。所以书还是需要大量地读,哪怕多年之后根本不记得其中的内容。就像俞敏洪说的那样:读书就像吃饭一样,看似每顿饭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每顿饭都给予我们营养,日积月累后让我们成长。
没有什么是永恒存在的,连火爆一时的kindle如今也走向了末路。曾经像我一样热衷于这个工具的人早已变换了读书的形式。如今的我,更喜欢纸质书,喜欢读书的同时闻着书的香气。我偶尔也会看电子书,但早已不用kindle了。现在看电子书的渠道已经变得非常丰富,碎片化的时代,阅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无论是一本书的阅读,还是一篇短文的阅读,或者仅仅在划过的短视频时阅读其中一段简短的文字,都可以获取信息。读书的方式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你当然不必坚持其中的一种,但是一定要从中找到阅读的快乐。
阅读会改变一个人,不仅会扩大一个人的知识边界,还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它不同于别的消遣时间的方式,它可能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却得不到快乐,它花费了时间却在短期内看不到成果。人们总是急功近利,希望万事速成,但读书恰恰不是速成的一种,它需要慢火细熬,需要漫长的等待后才看到成效。如果你有大把时间却无处可用,你找不到投资自己最好的方式,建议你选择阅读这种方式。阅读是必定会给你回报的一种付出,只要你愿意坚持,必能等来它的功效。它会让你变得深刻、丰富、敏锐,也会让你变得快乐、通透、豁达。
我是一个很喜欢断舍离的人,虽然已经在抽屉里看到过kindle很多次,并且一直以为它是坏的,但我从未想过扔掉它。若是家里的其他无用的物品,早就被我扔掉了。为什么我一直把无用的kindle保留这么多年,因为我对它有着深沉的感情。看到它,我就看到了那段时间拼命读书的自己,我又记起了不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随时阅读的自己。它的存在,给我一种力量,也给我一种警示。它提醒我,我是有过读书习惯的人,也启发我不要丢掉读书的习惯。所以,我又下了个决心:要多读书,且全方位地读。
董宇辉说过:读书要选择全品类的读,不要挑食,若只读自己喜欢的那一类,会缺失某些营养。曾经,我读书就有这个毛病,只喜欢读文艺类、治愈系等文学类的作品,这一类书让我感性,让我产生强大的共情能力,但是并没有让我在知识上有所长进。如今,我也改变了一些,对于书目的选择,会加入一些晦涩难懂的、看起来丝毫无法引起兴趣的书。不得不承认,反而是这一类的书,更能开拓我的视野,激发出新的想法,锻炼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看到全新的世界。
人的喜好总是会变的,我曾经视若珍宝的kindle也成了掩埋在尘埃里、被遗忘的一件物品。今天趋之若鹜的东西,明天可能会被弃如敝屣。人的欲望也是时刻变化的,你想有房有车,等你真的有房有车了,却并不会感到满足。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等到真的拥有时,竟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每个人都在追逐好东西,好东西到手之后又要追逐更好的东西。这种永无止境的追逐,只会让人心累,让人觉得疲乏。假如我们把自己的欲望看淡,假如我们悟透了欲望实现后也不会怎么样的道理,是不是会活得轻松一些?这样的追逐,让我们的人生看起来忙碌极了,但是当走到终点的时候,谁又能带走什么呢?那些追逐到手的东西,都会随着我们的逝去而消失,它们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看到这里,我们还需要不停地追逐吗?
时隔多年,重新开启了我的kindle,一点小事引发了我上面的词不达意。我不想通过这件事告诉别人什么,我只想启发我自己。它的功劳非常大,它曾经让我爱上阅读,如今又在给我启示。可能我不会再次使用它,它只能再次被搁置,但是它的存在本身已经发挥了价值。谢谢它,谢谢它的陪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