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9日扬州讯头戴斗签,低首弓背,手把秧苗,人工栽插,过去很平凡,现在却稀罕……6月16日上午,记者在高邮市卸甲镇伯勤村村部附近的农田里,看到30多名奶奶级别的妇女秧工正在弯腰栽秧,田间不时传出言谈欢笑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田是当地59岁的种田大户周延龙承包的,当记者好奇地问他:现在种田大多全程机械化了,为何还在延续人工栽秧时,周延龙告诉记者:“我承包这田已有10年,共亩,一直栽插的是嘉禾1号品种,由于该品种谷粒长,抗病强,有香味,每亩产量可达公斤,效益特别好……对于该品种来说机插秧则显得密度大了许多,不然会因过密倒伏影响产量,尽管现在元/天都难找到秧工,而且大多是年龄在70岁左右的‘奶奶秧工’,但是人工大行距移栽秧苗也是别无的选择!”
在插秧的人群中,记者认识了今年72岁的李奶奶,她告诉记者,她是伯勤村联盟组村民,自家承包的3亩多农田已转租出去,孩子们常年在外上班,平时她很安逸,自己来参加人工栽秧纯粹是为了消遣打发时光,重温一下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烂手烂脚过夏天”的农忙年代。李奶奶认为,跟一帮年龄相仿的老姐妹们相约聚在一起,重操旧业,在田间一边忙弯腰栽秧,一边唠唠家常,谈谈人生倒也其乐融融。“钱不钱无所谓,主要图个热闹!”李奶奶笑着说。(吴继原张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