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前景 >> 正文 >> 正文

你能分清无聊寂寞孤独这三种不同的心境

来源:消遣 时间:2023/9/21
你能分清无聊、寂寞、孤独这三种不同的心境吗?无聊是因生活没有意思而心生厌烦,它寻求的是消遣r寂寞是指一个人的心灵冷静又孤单,它寻求的是普通的人间温暖;孤独是你内心里希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它寻求的是理解,是一种以沉默为基调的境界。有位大师说过,一个人只有在孤独中才能看到自己的灵魂,而且,只有在孤独中,一个人的灵魂才能遇到上帝、神秘、宇宙的无限之谜等,才能面对世间的万物,也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最接近真实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特立独行的人都会陷于孤独,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然而,尽管特立独行,但是面对孤独,仍然会感觉到那么可怕和难以忍受。也许上帝给了他与众不同的灵魂,可他又与普通人一样,需要人间的温暖,这正是自我悲剧性的所在。如果说,孤独是人的宿命,那么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生命都一样,可以说,生命都是偶然存在的,我们的命运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从“无”中来,同样,还要回到“无”中去。对于一个有“自我”的人来说,一个人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体验,虽然有时候免不了有些寂寞,但寂寞却是另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的时候,我们从一切纷繁复杂中抽身出来,找到了自我,也就可以面对自己的灵魂。和别人在一起闲聊时,从古说到今,引经据典,但是,这只能说是闲聊和讨论;只有自己自由地翱翔于古往今来的历史杰作中,你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出去旅行,游山玩水,那只能说是旅游;只有自己独自面对广阔的大海和巍峨的群山之时,才能真正地拥抱大自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所以,对灵魂生活非常重视的卢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最不感到厌烦的事情就是独处,我最忍受不了的事情就是闲聊。”一个人喜欢独处,这与他的性格是没有关系的,喜欢独处的人也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交朋友的人,只是不管他怎么喜欢与别人交往,他生活中始终少不了独处。在这些人看来,缺乏交往的生活偶然会感到有小小的遗憾,但是,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就是一种失去自我赚熬。当然,人原本也是一种群体动物,需要与同类交往,需要爱和被爱,否则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如果忍受不了孤独,那他肯定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界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喜欢独处,觉得独处是最可怕的,让它们和自己待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散散心,什么卡拉0K舞厅啦,录像厅啦,电子娱乐厅啦,或者就是找人聊天。如果待在家里,他们不是打开电脑就是打开电视机,没完没了地看一些节目,玩一些粗制滥造的游戏。从表面上看,他们的日子好像过得很充实,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这样做,全都是为了避免直面真实的自己。对此,我们只能这样说,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他们也觉得和这样的自己面对面是最没有意思的一件事,还是无聊的消遣要好些。一个无聊空虚的人越是这样消遣就变得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我,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之所以需要在孤独中修行自我,那是因为可以把独处当作一个检验器,用它可以很好地测出一个人的灵魂有多深,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感觉,测出一个人是否讨厌自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起码不能讨厌自己。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那他就不可能有较好的社会交往,别人也不会认为他有多大的价值。他与别人的相处,对于别人来说也只是一种打扰,一种侵犯。可以说,交往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素质。如果两个人的灵魂都比较充实丰富,那他们在一起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或友谊。一个喜欢独处的人,在他人看来是一种淡然,这种淡然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自我。想要在孤独中探视自我,独处是必需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你记忆里的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上,这样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消化。有时候,一些疾病或者牢狱让一个人脱离了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这个人才能因此获得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种新的眼光。在孤独中往事或故人就像那落叶一样,在自己的心灵里被自己的回忆或想象照亮,而闪现为印象。唯有那些进入到最内心的人和事,才构成了自我的世界,而在进入的同时也就被自我的心灵所改变,这就是自我,这个世界仅仅是属于自我的。生命原本就是一个孤独的本体。尽管有来自亲情和友情的欢愉,但并不能改变孤独的内涵,一切只不过拓宽了孤独的外延。孤独时,你会感慨本真的自我,你也会觉得天地间仅是自我的思想,不仅有过去,还有明天,捕捉了生命乃至宇宙最深的美,那是人们至高的欢愉。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我参禅啊!”“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已的身体。”弟子迷茫了。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的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的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定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象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宁,只因为被外界的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弟子躬身问:“那么,怎么安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慧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生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利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弟子终于醒悟,禅师的话像暮鼓与晨钟唤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里的人。为什么僧人要打坐?要冥想?难道打坐真能修成佛吗?就像砖头再磨也不能成为镜子一样,打坐当然不能成佛,冥想也不能,但冥想可以给人们减压,并减缓身体上的痛苦。当你练习打坐冥想的时候,身体会不断发热,感到心情舒畅,心情宁静,那么就是起作用了。当我们冥想的时候,大脑皮质就停止理性思维了,让自律神经处于放羊状态。简单地说,就是让意识停止一切对外活动,从而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这不是在消灭意识,而是让意识更加活跃。当然不是只有打坐才能冥想,站着也可以冥想,如果你受过舞蹈方面的训练,也可以金鸡独立式的冥想,反正随你所便,只要心能沉静下来,停止一切意识的活动,就是最适合你的冥想。冥想很简单,当你跑步的时候,你可以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拂面而来的空气,而不是还有哪个项目没做完。慢慢的,你就会意识不到自己的步伐。如果你根本坐不下来、听不进去,那么你就是太浮躁了。听音乐也是一种冥想,闭着眼睛,放一首你喜欢的音乐,在音乐中进人迷睡状态。现在,放开你的想象吧!像庄周梦蝶一样飞翔于天蓝海阔之中,精神上达到飘飘欲仙的境界。一般来说选择在早餐前或睡前做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时候精神有点恍惚,更能似梦非梦地想一些不着边的事。每天花20分钟时间去冥想,你的心境就会变得开阔起来,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拥有了这份平静,就拥有了所有的东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