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和冯绍峰主演的热播剧《知否》中,齐小公爷的母亲——平宁郡主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正是她的“强势溺爱”,造就了齐衡妈宝男的性格,进而与女主角盛明兰有缘无分。在《知否》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平弄郡主为了让儿子断了对盛明兰的念想,找个由头便将齐衡身边长得像明兰的一个丫鬟活活打死,而这个由头就是丫鬟没把头发梳好,有几缕头发飘在脸颊旁。
这在今人看来本是很讨巧,也有几分妩媚的打扮,但在平宁郡主眼中却成了所谓的“勾栏式样”,貌似是犯了大逆不道的事情。那么平宁郡主口中的“勾栏”指的是什么呢?
勾栏是指宋元时期,戏曲的临时性表演场所,说白了就是戏台,和如今地方巡演,用钢管支架搭起来的临时舞台差不多。只不过宋元时期没有如今那么方便结实的器材,只能用竹竿或木质支架进行搭建,比较简陋。勾栏往往存在于繁华都市的闹市区中,这种比较繁华的地方在宋元时期又被称为瓦舍,又称瓦子、瓦市、瓦肆,所以人们会用勾栏瓦舍,代指古代的戏院。
所以再来看平宁郡主骂丫鬟的那句话:“还松了发髻,学那些勾栏式样!”白话的意思就是:打扮的跟个戏子妖精似的,为了勾引谁?所以平宁郡主才会以丫鬟装扮有辱门风为由,对其痛下杀手。其实关于勾栏瓦舍的描写,在《水浒传》第一百十回中,燕青带着李逵潜入东京城观赏元宵花灯,就是去瓦舍看热闹的:
两个手厮挽着,正投桑家瓦子。来到瓦子前,听的勾栏内锣响,李逵定要入去,燕青只得和他挨在人丛里,听的上面说平话。
上面所说的桑家瓦子,换做今天的白话就应该是桑家戏院,或者更通俗一点,就是桑老根大舞台,或者桑云社什么的。得益于北宋经济的繁荣,文化娱乐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我们熟悉的《清明上河图》中,汴梁繁华的都市中就有很多瓦舍勾栏的影子。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北宋社会的市民气味和繁华气象:街道交错纵横,民居鳞次栉比,商铺百肆杂陈,酒楼歌馆遍设,瓦舍勾栏云集,车水马龙。
除了画作,北宋文人孟元老也通过文字,为我们描绘了关于东京汴梁繁华。在其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有极多关于瓦舍勾栏的描写:瓦舍之内,设立勾栏、乐棚,勾栏中日夜表演杂剧及讲史、傀儡戏、影戏、杂技等节目,当时名动一时的娱乐明星如丁仙现、王团子、张七圣等,也会到瓦舍演出。在这里消遣时光,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在《东京梦华录》中有过记载的瓦舍就将近十座,而东京汴梁的实际瓦舍肯定远远多于此数。其中规模最大的瓦舍,内设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其中供艺人表演的勾栏最多可容数千人,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古代,这已经算是很厉害的客容量了。
经济的繁荣,必定伴随文化的灿烂,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北宋作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文明,可以说是盛世一般的存在,通过对勾栏瓦舍的了解,我们可见一斑。如今中国经济再次腾飞,接下来必定是华夏文明的再次兴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此努力,进而为之骄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