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前景 >> 正文 >> 正文

宅到宅文化,宅影响了我们还是

来源:消遣 时间:2024/11/28
这两个月,除了拿快递,买菜出个门,基本都是呆在家里,真就成了常说的“宅男”了。“宅文化”已经是一种时代象征,不过要了解“宅文化”,我们首先还得从“宅”开始说起。“宅”字字体的演化甲骨文里上半部分是一个“宀”(mian)字,就是代表房屋的结构,甲骨文里画得非常象形,所以很好理解。下面的写法有几种,类似符号“×”,“t”,到金文(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时期,下面又增加了类似“十”,“土”等的写法。小篆时期字体变得圆滑转折。字形不同是秦统一全国之前正常现象,但其主要字体元素仍然是“宀,广,乇,土”等。其中“广”是敞口的房屋形状,仍然代表了屋子的意思。“土”代表土木工程,有地基的意思。到隶书时期,在《史晨碑》中写作“宅”,再到楷书,逐渐演化成今天我们所写。“宅”字字体的演变“宅”字意义的演化“宅”的本义我们从古人画图造字来分析“宅”字。上半部分“宀”:甲骨文上面部分的“宀”(mian)直接画出了房子的形象,它是一个部首,不单独成字。说文古文里上面部分写作“广”(读yan,和广(guang)是两个字)《说文》解释:“广,因广为屋。”东汉许慎认为这个字像建筑在山崖上的岩洞房屋,猜测古时候的人喜欢在崖壁的空地上依崖搭建棚屋,所以带“广”的字多与房屋有关,比如“庙,府,庭”等等。下半部分“乇”:“乇”有两种读音。一种读作“zhe”,《说文》的解释是:“乇,艸葉也。”也就是草叶的意思。还有一种读作“tuo”,《六書正譌(e)》里解释:“借爲寄乇,委乇,字樣別作侂,託通。”这里的乇就是托的本字,有托举,依托之意。金文里面的下半部还有写作(土)+(乇),强调地基上托起房架子。“宅”的本义从上面两点总结一下“宅”的本义构成:①“宅”=宀(房架)+乇(托举),意思就是托举房架,建造房屋。②“宅”=宀(房架)+土(地基)+乇(托举),意思就是在地基上撑起房架。③“宅”=广(岩壁棚屋)+乇(托举),意思就是依托岩壁,建造棚屋。“宅”字本义构成“宅”的今义汉语字典里解释: 1.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住~。内~(指住宅内女眷的住处)。~门。~邸。~第。2.葬地,墓穴:~兆(坟墓的四界)。3.居住:~心仁厚(居心仁义厚道)。这里的“宅”作为名词和动词使用。名词主要有住宅,住所之意,和我们现在的家没太大的区别。作为动词,比如:我王来,既爰宅于兹。——《书·盘庚上》这里的“宅”就是居住的意思。我们今天要讲的“宅文化”中的“宅”我认为是一种形容词,它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一种文化,是像“宅”的一种生活方式。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宅文化”。宅文化的兴起“宅文化”的“宅”起源于日本,他是日本“御宅族”的缩略。御,驾驭,字面上理解就是能够驾驭住所的一类人,我们可以引申为在家不出门就能够精通某些知识的人。最早的御宅族主要是指热衷或精通动画,漫画和电子游戏的一类人(这点我们从日本发达的动漫产业和游戏产业不难看出)。后来经过发展,日本“御宅族领导人”冈田斗司夫提出,“御宅族”的核心是一群能够吸收和整合信息资源能力,适应当今时代,对创作者作品能够深入解读,并且能够分析其带来的社会意义的一群人。当“御宅族”的行为形成一种观念我们就称之为“御宅文化”(OTAKU)。“御宅文化OTAKU”到现今,随着网络的发展,手机的普及,我们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陌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吃喝拉撒睡,这在以往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通过手机和电脑,可以发文件,完成工作安排,跟朋友嘘寒问暖,渴了,点杯饮料,饿了,喊个外卖。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以家-办公场所-家或者家-聚会场所-家来公式化形容。在家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用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来消遣,比如打游戏,写作,自己做饭,面对外面快节奏的生活,自己在家里可以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行为逐渐被现代人接受,又因为“宅”代表住所和我们私密又自由的空间,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宅文化”。“宅家”可以解决吃喝拉撒睡所以,我们不难看出,现代的“宅文化”概念其实是经过动画和漫画或者电子游戏等当时的次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慢慢演变而来。它最开始的范围比较狭隘,代表了一小部分人。“宅文化”的流行和变化时代永远在变,我们的观念一样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不同时代的“宅文化”也差别很大,现在的“宅文化”不仅仅指的是动画,漫画,游戏,设计等,它还泛指热衷或者精通于某些次文化的群体比如说美食宅,军事宅,手工宅等等,不过这些总的说来还是比较小众而且专精,真正到大众化,还是“宅”概念的变化,我们现在动不动就会说“宅”家里,我是“宅男”,你是“宅女”,其实这也是小众文化被大众接受,然后普及。当然,大众不会对某个领域都精通,所以就会出现一种用大众化的叫法去改变小众的概念,所以我们现在认为的“宅在家里”,其实就是我们普通人常说的“家里蹲”,“宅男宅女”就是“家里蹲男,家里蹲女”,就此,“宅文化”就成了一种大众文化,时尚而又简单。“宅”文化的演变总结:前世“宅”到今生“宅”,再到“家里蹲”,科技和网络的发展,确实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简便快捷,很多人都可以在家工作,生活,做一个“宅”的人,不过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三五好友聚会的时间,失去了很多接触自然的时光,失去了很多交流的机会……是“宅”影响了我们?还是我们变成了“宅”?作者:老杨知识局,绘图/老杨说文/老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