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
众面,作者|马原,编辑|刘涵
二十年前,游戏对大多数人来说,还只是一种消遣、放松、杀时间的方式,并不用过于认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的流通,有一批普通玩家不满足于单纯“打个手瘾”那么简单,他们开始活跃在论坛,针对某一款游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这便是最早的游戏攻略。
攻略使得玩家们去效仿、讨论和创新,除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之外,也逐渐学会从更多层次和角度去理解玩这件事。而在大型游戏赛事、职业战队、专业选手层出不穷的今天,打游戏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娱乐,它同样需要用一颗专业的心去对待。
王者荣耀新手适合用哪个角色?明白什么知识能让你在英雄联盟的段位直线上升?MacBookAir能带得动赛博朋克吗?
种种面向普通玩家的问题等待被解答,关于游戏,人们想了解更多知识。Mr.Poker、尹天、WouldYouKindly,三个年轻人对玩都有着做学术般的钻研精神,一个微妙的走位,一个版本角色能力的更改,一款手机运行不同游戏时的耗电量……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有上千字的文章来为广大读者来讲解。
尹天:做最极致的赛事解读
00年的那场英雄联盟全国比赛让尹天印象深刻。上路选的是“滑板鞋”,一个极容被打野抓的角色,但整场下来,打野却只去过上路两次,全部失败了。
所有观众都一头雾水,“为什么不去上路gank?”
比赛结束后,尹天仔细观看录像,他发现,对方打野共有6次机会去上路抓人,由于前两次分别靠选手个人意识和队友的帮助,成功规避。而对方打野还需要时间刷野发展经济,所以放弃了去上路的可能。
分析下来,从全局战略来说,其实还有很多普通玩家看不到的地方。帮玩家从更多角度去理解一场比赛,这就是尹天做赛事复盘的意义所在。
大学毕业前,尹天从没认真研究过玩游戏这件事。
小时候,一台小霸王是尹天唯一一台游戏设备,只能趁着放学之后和父母下班到家前的间隙玩一会,一听外面有动静,就得赶紧收拾东西,坐到书桌上开始写作业。因为时间有限,游戏又不能存档,他一直没见过魂斗罗的第三关长什么样。
说起来,都是暴露年龄的操作。父母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摸摸电视热不热。
后来,父亲借由尹天小升初考的不错,就从同事那搬来一台二手电脑作为奖励。电脑的显示器是当时的“大屁股”,里面只有扫雷、纸牌和红色警戒。说是奖励,实际上多数时间是用来给父母办公的,自己基本没啥机会能玩。
大学时期,英雄联盟火遍全国,成了端游的独角兽。一进网吧,80%以上的屏幕都是同样的画面,有人伙同好友连续通宵奋战,有人废寝忘食提高分段。但尹天一年只玩十局,刚好把定级赛打完就不再碰了。
几年后,当同学们听到尹天在做游戏类自媒体时,都惊讶不已。
抉择发生在工作以后。尹天是中文系出身,用他的话说,这个专业很发散,什么都能做,又什么都不能做。按照以往想法,他本应该去报社或者电视台,做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当时恰逢自媒体盛行,他决定找一件从没尝试过的事,专注其中。
随着英雄联盟这款游戏不断升温,全国级和世界级大型赛事不断,连带各种周边产业也开始冒头。尹天看准了游戏这个领域,对他来说,只要选择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到极致。
有一个月时间,尹天专门用来在家打游戏,不是因为上瘾,而是为了熟悉和了解。他从黄铜、白银、黄金、白金一路上到钻石级别,感觉已经有模有样的时候,就开始给游戏平台写攻略。凭着严谨和认真的态度,尹天的内容经常被推荐到首页。
那时,赛事复盘类的内容还只停留在表层描述上,“这波打野又没抓到人,太蠢了”,极少有对比赛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的内容,他想去填补这个空缺。
年,尹天几乎一天也没休息过,每天都在写赛事复盘。只要有比赛,他一定会守在屏幕前看直播,记录重点,遇到操作太快或者局面比较复杂的情况,就再看一遍录播,一帧一帧去研究细节,找出双方的冲突焦点在哪里,其他队友对这两个人的影响又是什么。
有时候朋友找尹天打游戏,他果断回绝:“不玩了,我要写文章。”
有一次,尹天偶然看到一家职业战队在招聘教练,立刻投了简历。没成想,连面试都没进,直接被退了回来。后来,这家战队的教练经常去尹天的问题上纠正问题,起初他很不服,便跟对方理论。久而久之,俩人交流逐渐多了起来,尹天学会了如何站在专业的角度去思考比赛,也学会了观察教练们是如何制定游戏策略、用什么逻辑去看待比赛。
尹天觉得,自己就是游戏比赛和观众之间的桥梁。
四年过去,尹天收获了近14万粉丝,有读者私信说,正是因为看了他的文章,才走上职业这条路的。
对尹天来说,自己的价值在于让更多人能对游戏建立起基础的认知。
Mr.Poker:从普通玩家到游戏大佬
Mr.Poker同样是一位游戏答主。作为较早拥有电脑的一批90后,他对游戏的兴趣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从奇迹、梦幻西游到魔兽争霸和Dota,说起来都是一代人的记忆。
对Mr.Poker来说,玩游戏一度是他必不可少的解压活动。高三复习紧张,一个月只有一天半休息,高压之下,他每天会给自己留出打游戏的时间,不多不少,只玩三局。那时,游戏既是写完作业后的奖励,又是调节心态的中和剂。
当时高考第一天结束,Mr.Poker走出考场就去了网吧,玩几个小时放空自己,用平常心对待大考,让自己更好的迎接明天的考试。
真正把玩游戏真正一件正事去做,是在大学的时候。那是手速和反应最快的年纪,Mr.Poker喜欢在对战平台打Dota,天梯最高冲上多分,在这个分段,经常能遇到职业选手。
大二那年,深圳大学组织了一场Dota校园比赛。Mr.Poker想,自己玩了这么久游戏,是时候测试一下水平到底在什么位置了。他立刻组了个战队,自己担任队长。那段时间,Mr.Poker除了上课之外,其余的精力全放在了游戏上。在本市就读大学的他,连周末回家的时间也省去了,猫在宿舍研究战术,搭配阵容。
Mr.Poker是那种一件事做不好,就不会分心做其他事的人。打游戏和研究数据的时候,朋友在耳边说什么,他都听不到,只专心做眼前事。
“当时有点病态,就想证明下自己。”
Mr.Poker明显感到网上游戏氛围逐渐浓烈起来,不断有大神在论坛里分享心得,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以社区形式进行讨论,大家会为了一个操作钻研得很细。这让Mr.Poker明白,玩游戏也可以如此认真,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去理解。
毕业以后,入职了一家媒体公司,由于工作繁忙,Mr.Poker很少有时间再像以往那样坐在电脑前专注地玩几局游戏。随着移动端的发展,他开始转战更加方便、快捷的手游。
那时关于手游还没有太多深度帖子。年,Mr.Poker从公司辞职,空窗的几个月,他有空就分享一些关于游戏的知识,作为一名媒体编辑,文字功底是基础,很多读者都喜欢他简洁、易懂的语言风格,又有干货。
粉丝慢慢积攒起来,Mr.Poker索性把写游戏解读当成了职业。
人和事想做好都要付出成本。Mr.Poker每天都在思考,对于一个玩家和一个读者来说,哪些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手游改版速度快,半个月就有七八个角色被调整,Mr.Poker发现,很多玩家并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