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资源 >> 正文 >> 正文

清明时节,古人都是怎么消遣时光的

来源:消遣 时间:2022/6/4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历书》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

相信大家都已蠢蠢欲动,

想来一场身心自由的春日限定的日光浴。

先别着急,

让我们来看看古人在这曼妙的春日

是如何度过的?

PART01

踏青

踏青,也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踏青内容可谓丰富: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进行野炊,采摘百草等并为此吟诗作赋,大抒雅怀;亦或者是前往山中看小桥流水,与友人曲水流觞,共味春色。

绍兴九曲圳与兰亭

PART02

插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小雅·采薇》

古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心中有避邪的作用,《齐民要术》有云“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宋元以后,插柳习俗流行起来,人们游玩回来会顺道带一截柳枝插在家门口,门楣插柳以避免虫疫。

PART03

放纸鸢

纸鸢,是风筝的古称,相传最早为墨子所创作,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流传至今。每到春天,天空中就飘荡着各式各样的风筝。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筝,日暮方归。”放纸鸢是阳春三月开始的活动,此时风和日暖最适宜不过。古人放纸鸢是为了放走晦气,消灾解难,让这春意更加盎然。

MEIHAOCHUNTIAN

PART04

斗茶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

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

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三斗二胜。

PART05

斗鸡

斗鸡这种活动,盛行于唐清两代,清人的玩乐追求一个热热闹闹,斗鸡这种几十个大老爷们围成一圈大呼小叫的热闹场景,正是清人的最爱。

但是最喜欢斗鸡的皇帝老爷,却不是清朝皇帝,而是唐玄宗李隆基,史书说他“乐民间清明节斗鸡之戏”,由此可见唐朝的斗鸡之风也颇为浓重。

PART06

蹴鞠

“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是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来源:央广网

编辑:林炜雯

责编:陈妍君

审核:陈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