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苏东坡以其丰厚的糊口履历为底色,以奔放的人生立场做衬托,写出了浩大的不朽诗词,假如票选最受招待的古代墨客,坚信苏轼必然会金榜题名。但是,“诗词可是他的消遣”,为官才是他的“主业”,他对时政的轻捷决断和思量,他的维持绳尺,他的政论、上书,此日看来,仍值得玩味。
诗词可是他的消遣
文
盛洪
(《念书》年11期新刊)
北宋熙宁四年(一〇七二)一月,赵宋皇室为在皇宫欢度元宵节,筹办购置花灯四千多盏。因数目较多,商场供货有限,遂又敕令,遏止商家卖给别人,并请求抑价采购。苏轼听到后“惊诧不信,咨嗟累日”,着末决计上书天子,劝他收回成命。
这份上书被称为《谏买浙灯状》。在此中,苏轼说道,晓得陛下专心要模仿尧舜,“尽天下之玩好,不够以解其忧;而岂以灯为悦者?”更况且这可是为了谀奉后宫。虽是为了尽孝,“然大孝在意养志”。而卖灯的小家小户,本小利薄,“衣食之计,望此旬日”。他们盼愿在元宵节前将花灯贩卖,挣回薄利,为一年的生存垫底。“陛下为民父母,唯可添价贵买,岂可抑价贱酬?”假如抑价的因为是觉得花灯并无太大用途,那又何须买呢?如“恶其厚费,则如勿买”。以是,“臣愿追还前命”。
苏东坡谏买浙灯(拍照:徐克茹,根源:pmume.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