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连唐代文人张打油自己都想不到,原本用来消遣的打油诗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在唐代时,打油诗还不算风靡。到了宋朝不但民间才子会写,文坛的巨匠们也都小试牛刀,苏轼、欧阳修等人都写过数首经典打油诗。后来到了元、明、清,打油诗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古代的打油诗虽风趣有余,却都写得并不算深刻。而这传了多年的打油诗,到了牛人鲁迅先生手里,不但诙谐幽默,还变得入木三分。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鲁迅先生的三首打油诗,这三首诗初读都令人捧腹,仔细品读才知道在诙谐的语句下藏着处事治学的大道理。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教授杂咏四首》(其一)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何妨赌肥头,抵当辩证法。(其二)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其四)名人选小说,入线云有限。虽有望远镜,无奈近视眼。
这是一组诗,本期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三首。这三首诗是为了讽刺当时的三位文人所写,每一首都是喻有所指。第一首是因为当时有位先生表示过了40的人都该毙了,还表示辩证法这种东西不应该开课。诗的前两句是指你自己既然说40岁的人该如何,为何自己却悠然过了40。后两句更是直接以“肥头”来说对方,也算是十分尖锐了。这首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教训的是那些信口开河的人。
第二首是讽刺当时有位治学不严谨的先生。前两句是讽刺他将外国小说《半人半马怪》翻译成了《半人半牛怪》,鲁迅引用牛郎织女的典故,如果都像这位先生这样翻译文章,那织女可不就成了马郎妇了吗?而后两句则是因为对方曾把银河(milkyway)翻译成了“牛奶路”,所以这迢迢银河路不就成了迢迢牛奶路了吗?在这首诗中,鲁迅不用一个贬义词,但却不露痕迹地指出了对方的两处错误。看起来对于这种治学不严谨的教书先生,鲁迅确实是很瞧不上的。
第三首诗是讽刺一位编书的文人。当时对方编了一本小说集,选取了5位作家的小说,其中也包括了鲁迅。而且他还在序言里表示当时的小说家虽多,但选来选去也就只有这5位能入得了自己的法眼了。在这首诗里,鲁迅说对方虽有望远镜,但却是个近视眼,明明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他却看不见。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鲁迅先生是谦逊的。对于那种自以为是的文人,他是很不待见的。
这三首打油诗,每一首都似一篇议论文。每首诗鲁迅先生只用了短短4句话,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不但诙谐幽默而且还入木三分,这一点和他的许多散文、杂文是一样的。先生生前还写过不少打油诗,大家可以找来看一看,相信会对他有更深刻的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