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优势 >> 正文 >> 正文

文学到底是1种怎样的消遣文学七日谈

来源:消遣 时间:2023/12/9

我们继续“聊点”文学。

在之前的《葬送的芙莉莲》的评述中,提到了一个关于“鲸歌”的故事。

鲸歌,就是鲸类彼此交流时的声音,人类通常要凭借仪器才能捕捉。

一般鲸鱼发声的频率是15赫兹到25赫兹之间。

而在年,有位科学家无意发现,有一条被叫做的鲸鱼,它的发声频率是52赫兹,这意味着,其余的鲸类无法与它“交流”,因为Alice就像个哑巴。

直到年8月,随着关于的论文被发表,从学术界到普通社会,大家才知道,在人类依旧陌生的深海世界,有一只孤单的鲸鱼,很多年来,没有爱人没有朋友,它是独一无二的,虽然这种注定带着无法言说的。

到了年,有海洋研究学院的学生注意到有个新的的鲸歌出现,这意味着,也许能遇见至少一个能“听到且交流”的同类。

不过,自年后,科学家再没监测到这个频率的声音。

只是个很寻常的数字,也许,我们可以将其对应为——因为一年有,放眼望去,可能还会对应为。

52赫兹,是一种孤独,它会以各种形式,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

我们常说自己的孤独无处安放,以后也可以用这种文艺的说法。

在这个世界,我们去写去唱去听去说,还是希望终其一生,至少能获得一个共鸣、一声回应。

我们将上述内容套用到“文学”或“文学体验”上,应该也是成立的。

我们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是希望能从文字里获得一个共鸣、一声回应。

然而,阅读文学作品,又是一种多么小众且“挑剔”的选择啊!

文学七日谈复旦大学老师梁永安与读者的关于小说的无限畅谈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56购买

你想啊,年的今天,排遣孤独的方法太多了,有钱的可以全国全世界的玩耍,缺钱的可以看视频、打手游。

看书,成为其中不见得省钱但最耗费心力的寻求回应、排遣孤独的方法。

更进一步说,阅读引发的成就感往往需要外部支持。也就是阅读者将原属于自己的单向体验对外分享,形成一群人的体验,才能得到共鸣。

那么,如何用文字、声音或者视频表述这种体验,也是个大问题。更不用说这种“52赫兹”的小众作品能不能被人“听见”的另一个问题。

话说回来,上述的“操作”往往只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阅读文学作品也许能助眠,但不能填饱肚子——如“拆书”这种阅读是一种工作,那就另说了。

在阅读这本薄薄的《文学七日谈》之前,恰好读完了另一本算是“文学评论”的新书《苗师傅文学人生课》,顺带重温了苗师傅的另一本书《文学体验三十讲》。

《文学体验三十讲》的中有这么一段,也是我想强调的“有用与无用”——

文学提供不了答案。文学没什么用,大家不靠想象生活。

但在很少的时候,文学帮我们逃避。也可能不止逃避。

文学总是有点儿“丧”,有点儿优柔寡断,总是会带来很多负面情绪,但它也会帮你处理很多负面情绪。

文学还关心失败者,但文学较少关心“时代的一粒灰”,更多关心一个人面对的那座山,关心个人的困境,关心那些历史褶皱中的人,帮他抖落开细碎的、不为人知的感受,帮他获得安慰,帮他获得一种“心灵之链”,让他有一点点稳定感。

请注意这个核心——。

这里的无用,我认为更偏指类似菜刀能切菜这样的。

同时,文学的与的判断,可能与当事人的年纪、阅历、思考角度有关。

记得年少无知、没有朋友,阅读真的是唯一的“消遣”,但等到自我意识觉醒,开始自己琢磨阅读的实用主义,会觉得当年看过的一部分文学大作——确切地说,是曾经的人认为的传世之作——读起来并不是那么“荡气回肠”、“震人心魄”。

近一些的作品,如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和罗琳的《哈利波特》七部曲,小时候觉得故事好酷好精彩,长大了真的会有一种“当年究竟看了个什么玩意儿”的懊丧感。

《魔戒》中的大boss,在最重要的火山周围没有安排重兵保护,然后两个霍比特人就这么“改写了历史”。这种没啥战略意识的反派,塑造得真差劲儿。

《哈利波特》中的大boss也是个类似的“低能”,想要称霸世界却一定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和几个小孩子较劲儿——想方设法直接物理(魔法)消灭不就完事儿了嘛,哈利波特又不是。整个故事回味起来就是各种“战力”以各种弱智方式为哈利波特一派送经验送成就。

仔细想想,是啊,我也没能从这些书中获取修辞手法、编故事的技巧,也没讲什么让人有感悟的道理,当年看这些作品真的浪费时间。

虽然,客观上,这些作品都帮我消磨了一些孤单的岁月。

那么,这些作品如果放在商业层面,那是各种。

魔戒系列的六部电影,其优异的票房成绩是无数电影人追求的目标;而哈利波特,不仅让作者成为大富豪,由书籍衍生出的电影、游戏、主题乐园等一切催生出了一个极为庞大的消费需求力场。

如果我作为魔戒或哈利波特的版权方(资方),肯定会称赞“文学大有用处,且大有钱途”!

以我现在的思考,,如果既不能让读者通过故事体会别人(剧中人)的处境,让自己的“感受细腻一点儿,心灵丰富一点儿”,也不能让资方觉得这些文字具备“可视化”、“可声化”的潜质,那可就缺少“存在价值”了。

纯粹服务于自我满足的文学,或者是文学评论,如果无法满足上述两点中的任一点,都非常遗憾。

我这几天读的两本游记,索飒女士的《把我的心染棕》和王安忆女士的《旅德故事》,虽然我不知道是否应该纳入“文学”范畴——其实,“文学”的范畴应该更大,而不是“简单定义”在故事这一维度——但我想,好的“文学”作品,就应该像这类游记一样,你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亲历的一切,并能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强烈情感。

王安忆女士当时在德国经常是一个人,一个不太懂德语的中国人在异国,包裹周围的是什么呢?

是孤寂。

但《旅德故事》中,王安忆女士极少明确提及,但读她如同当代“vlog”一样的精细描述,你会感受到“处处是漂泊、无地不孤单”。

索飒女士是与先生游历南美四国,由于两人都懂西班牙语(先生的水平属于勉强交流),整个游记没有,却多了历史的苍凉感。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如果这两位在南美四国的经历,搁在今天做成视频,这种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和思考的,一定会成为网络爆款,因为其更真实、真诚、有意义,而非流俗的“带着美好的滤镜展现吃喝玩乐”。

聊完了上述内容,再回到这篇的开头——文学到底是1种怎样的消遣?

我想说,阅读文学作品是1种需要读者有相当认知能力、有一定追求的主动消遣。

如果说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了解甚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直接去读与文学作品有关的,并不一定会有预期的良好体验。

就像本该是核心的《文学七日谈》。

诚然,它虽然是围绕着《堂吉诃德》《十日谈》《傲慢与偏见》《包法利夫人》《了不起的盖茨比》《印度之行》《黑暗之心》等七部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了衍生。

但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这本书是预设了读者至少(深入)阅读过其中一部,不然很难明白在聊什么。

因为《文学七日谈》每个大主题的开篇并没有概述故事,像我这样没读过《印度之行》《黑暗之心》的人,需要从外部了解梗概,才能大致明白内容在聊哪些内容。

第二,这本书并非单一作者对某个主题的系统化阐述、论证,而只是两个人的对谈记录。这就导致每个大主题中的小主题呈现“跳脱感”。

《文学七日谈》的图书策划编辑刘盟赟在开头也坦言——

这本小书源于一次无限交谈,所以显得凌乱,经过出版编辑专业的编排、整理和校对才有今天相对整饬(zhěngchì)的面貌。

第三,“文学评论”难免出现“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情况,即对作品的解读如果以现代观点看,是否妥当?

这里不谈是否正确,是因为我自己作为创作者,很明白一个道理——

一个完稿作品公布于众,众人的解读是否为作者的初衷,除非作者亲陈,否则每个人的解读都是“合理”的。

但小李认为的“合理”,并非能让小张接受。

如《十日谈》篇有一段称,“男3女7”的设计是“展现了女性的重要地位”。

我十分不解,日常生活里,女孩子的交流就是比男的更多,让女性充当“话事人”的角色,很符合现实的寻常事怎么就和女性地位有关?那是不是“男5女5”的结构就是“男女平等”了?

类似情况在阅读中多次出现,但,很遗憾,我不会逐一列出。

考虑到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力,像文学评论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内容并无“对错之分”。

对于《文学七日谈》这种并非以主题化系统化进行“文学评论”的小册子,我个人觉得,倒是可以作为小说之外的,即——

如果从现代主流视角回望以前的作品,能有哪些新发现。

如果读者对有浓厚兴趣,且有毅力阅读百万字篇幅的巨著,合计7册的《巴黎评论》倒是我个人极为推荐的。

因为内容并非为了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

通过阅读这些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接触到作家本人的创作思路、写作瓶颈,甚至还有鲜为人知的的“文坛八卦”。

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