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优势 >> 正文 >> 正文

鲁迅笔下两个经典病句,初读觉得不合语

来源:消遣 时间:2024/8/30

鲁迅,是国民的灵魂。

鲁迅的文字,无不需要深思、细想,在深广的历史、文化与思想的视域中去把握。

鲁迅文本的价值不只在文学,更在思想、文化与历史深处。

读鲁迅,可以懂中国;读鲁迅,读的是一个人的中国史与中国文化史。

今天,我们来谈谈鲁迅文章中一个喜闻乐见的话题:

鲁迅笔下两个经典“病句”,初读觉得不合语法,再读才知其中深意。

鲁迅喜爱的作品——《孔乙己》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先生在小说《孔乙己》中,抒写了知识分子孔乙己落魄的生命困境,其实我们不能看到,年轻时的孔乙己曾经拥有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但多年奋斗未果,梦想终究是无情的破碎了。

苦苦挣扎的孔乙己,深陷命运绝境,无路可走,最后出场落魄到无脚可用,落得“大约的确是死了”的下场。

《孔乙己》收录于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创作的第二篇小说。

这篇小说极短,大约多字,也许与其叫作短篇小说,不如叫作一个小品。

然而,鲁迅的学生孙伏园在回忆其老师的文章时说,“我尝问鲁迅先生,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最喜欢哪一篇。他答复我说是《孔乙己》”。

鲁迅自己曾经将其译成日文,而且孙伏园认为如果有译者要翻译他的作品,他会首先推荐《孔乙己》。

那么,鲁迅想通过孔乙己这个形象告诉我们什么呢?

鲁迅曾对孙伏园说,写《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读了《孔乙己》,一种鲜明的感受就是,咸亨酒店其实就是展示这种凉薄的人间舞台。

正如有人所说,消遣老童生孔乙己,这是鲁镇人最廉价、无情的快乐,没人在乎孔乙己的死活。

那么,孔乙己最后死了吗?

文章的最后一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很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一个病句,的确,从逻辑上来说,“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

但是放在原文结尾特定的语境下,我们又感觉有深意,效果其佳,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它的好处在于:

首先,设悬念,引发读者的猜想,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

其次,强调,突出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最后,简练、含蓄。

为了解释这一点,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改写:

孔乙己再没有来喝酒,再没有人见,大约死了。

但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喝酒时被打折腿的情形推断,孔乙己只有死路一条,如今肯定死了。

这样一改,意思是有了,但却索然无味,远没有原句“他大约的确是死了”那样简练、含蓄蕴藉。

鲁迅的“两棵枣树”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夜》

看上去是病句的一句话,自出版以来,却受到历代读者的解读,有人说其中一棵枣树是精神,另一棵枣树是物质。

同样的思考,李白在极度孤独时写下诗句“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诗人孤独寂寞时,无生命的敬亭山成为另一个自己与自己为伴。

鲁迅用自己极其高超的需要调配艺术,进入到自己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表现了其内在精神漂流中的孤独苦闷和伤感虚空。

也有人说,两棵枣树象征着前赴后继的精神,会有源源不断的枣树“站”出来。

结合鲁迅的写作年代和社会背景去看,《野草》里各篇文章都写于年到年,和小说集《彷徨》的写作时间相同,因此,作家整体的写作心境也基本一样:

饱含着作者勇敢面对黑暗现实,在绝望和苦闷中,依然心存革命火种,始终坚持战斗的大无畏精神。

所以,“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意思是:

瞧瞧,这院子里,这一棵是枣树,别以为就完了,另一棵啊,它也是枣树!甚至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那些别的树,说不定也都是枣树呢!

这不是扯闲篇,而是作家在暗示,勇敢的革命斗士就像枣树一样,除了这一个,还有那一个,一个接一个,无数为革命奋斗的仁人志士都会前赴后继,持续战斗!

也许,这就是鲁迅文学的魅力,他的象征主义,他的表象之下的海洋般涌动的深意,直到将近百年以后,仍令人们有所思,有所念,有所感,有所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