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娱乐、浪费时间,无心做事、丧失斗志,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状态的时候,区别就是有的人能及时调整,有的人常常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人经常有这种状态,有的人可以更好掌控自己,比较少出现。
这篇聊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娱乐有罪么?无罪。娱乐本身是好的、对的,即便打游戏也是好的、对的,人都需要娱乐,整个社会也需要娱乐。错的是「沉迷」,再好的东西一旦沉迷就不好了。游戏、抖音本身都没问题,放松一下对我们是有好处的,但沉迷是不对的,所以娱乐是好,请勿沉迷,沉迷了就耽误干正事。
「沉迷娱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沉迷于健康有意义的娱乐,二是沉迷于无聊杀时间的娱乐。
接下来我们展开讲一下,两种分别是什么以及应该怎么解决。
1.在健康有意义的娱乐上沉迷,如何自救?什么是健康有意义的娱乐?我爱看电影,而且我看电影特别挑,不会随便看垃圾电影,只挑经典的、高分的、有教育意义、有学习价值的电影,这种情况下,看电影就是健康有意义的娱乐。但如果我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去看电影,也不好。每天的时间本来就只有24小时,我在看电影这件事上花这么多时间,意味着我在工作事业和核心竞争力上花的时间就少了。
即便是健康有意义的娱乐,也要避免花太多时间。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自己的一些爱好,像我就特别喜欢公路自行车和滑板。滑板是好事,可以锻炼身体、锻炼勇气、锻炼韧性,对身体健康和平衡能力的训练都非常好。但是如果我沉迷其中,每天都约朋友去滑板,周末滑一下午,平时下了班也去滑,就不太好了。
即便它本身是一个健康、有意义的娱乐,沉迷了也不好,因为这势必会影响我在工作事业和核心竞争力上的投入,这不是我的饭碗,在这件事上花那么多时间上瘾影响饭碗就不好了。有人喜欢打篮球,有人喜欢骑自行车,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爬山。这些都是健康有意义的娱乐,但我们不应该放任自己沉迷其中,放任自己花特别多时间不能自拔。
一个人首先应该在他的工作事业、核心竞争力上投入更多时间,不断追求更高的水平,达到更高的目标,而不是在娱乐上花费过多时间,娱乐终归是娱乐。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忍不住、不能自拔地沉迷在这些健康有意义的娱乐上?因为所有娱乐一旦你认真去做了,都会得到很多精神上的奖励、奖赏,任何一种娱乐到最后都会变成升级打怪。
比如有段时间我每天晚上看电影,我发现豆瓣上有很多看电影的高手,他们标记自己看过的电影竟然有二三千部,而我连一千部都不到,所以我就定了一个目标,再花上一年多时间,把自己的观影数量刷到一千部以上,这其实就是在跟别人比较,在打怪升级。骑公路自行车也是。我去骑了一趟山路,一共是公里,那段路高手骑3个小时就能完成,我骑了5个小时,我觉得自己太菜了,所以每周末都去练习,就想把这段路骑进3小时。这也是在打怪升级,并在过程中收获奖励和奖赏,以及一旦做这件事做得不错,我就会在这件事中得到擅长带来的优越感。
我一旦擅长滑板,就会投入越来越多时间,因为我比别人擅长就会收获掌声,收获别人羡慕或者敬佩的目光,收获别人的夸奖,我会很开心,就愿意花更多时间去做。爬山也是,你特别擅长去征服各种更难的野山,大家就会给你点赞,说你真厉害,而你得到这种优越感,就会继续投入更多时间。到这种程度反而不健康了,因为你还有正事,这毕竟不是你的职业。
当然如果你的正事都做得特别好那另说,但大部分人不是,大部分人是玩物丧志,哪怕这种「玩物」是好的、健康的,你到最后也丧志了,你会沉浸在别人的掌声中不能自拔,忘了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
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点解决办法:第一,重新审视并确认这件事在自己人生中的定位。当我在玩滑板上沉迷,在自行车、爬山或者钓鱼上沉迷,不断在这些事情上投入更多时间,这时候我就要重新问问自己,重新审视和确认一下:这件事在我人生中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我要反省一下,要不要在这件事上这样去追求,要不要这样疯狂地投入,要不要每天下了班或者一到周末就做这件事。重新定位后,我可能会告诉自己,这件事只是我工作之余的消遣,只是我丰富人生中的一个小乐趣,我不应该把它抬到更高的位置上,不应该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它本来应该是我繁忙工作中的调剂,结果我投入了更多时间,这是不应该的。
第二,理性地分析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目标追求。很多人在这样的事情上“过度追求”了。比如滑板或者公路自行车,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就是为了下班之后放松一下,结果我竟然开始不断挑战更高目标,甚至经常去跟职业的人比较。别人骑自行车爬这趟山只需要一个小时,我竟然需要两个小时,那我必须多花时间努力练;别人滑板能做出这样的动作,我竟然做不到,我也必须多花时间努力练。这其实是不对的。人家是职业的,你根本不应该去比较。你一定要理性分析一下,你在这件事上应不应该有这么高的追求。不要过度追求,因为过度追求就会过度投入,势必就会耽误你在正事上的时间投入。
第三,时刻提醒自己以工作事业和核心竞争力为重。我们的优越感、获得的奖赏,更应该从工作事业和核心竞争力这两点上得到,不应该追求从其他事情上得到。你想追求优越感、获得奖赏感,当然可以,但你应该在自己的工作事业上追求,在你的核心竞争力上追求,不要走偏了。以上是第一部分,在健康有意义的娱乐上沉迷,应该怎么解决。
2.在无聊杀时间的娱乐上沉迷,如何自救?什么叫无聊杀时间的娱乐?比如,追垃圾剧、看垃圾小说、刷抖音、刷微博、看无聊直播、打游戏、没有意义的逛淘宝等。
我们平时经常会有一种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就想打开朋友圈刷一会儿;不知道为什么,就想打开抖音刷一会儿;打开微博进到热搜榜就出不来了……这都是无聊杀时间的娱乐。这是很多人在时间管理上的大问题,这种娱乐真的特别耗费时间,而且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健康有意义的娱乐除了娱乐本身的价值,往往还有很多其他好处,比如滑板既锻炼了身体,又锻炼了勇气。
但是像刷抖音、刷微博、打游戏这样的娱乐,长时间沉迷其中,弊远远大于利,你消耗了那么多时间,却基本没得到任何好处、都是坏处,这种情况更要坚决地解决掉这个问题。在无聊杀时间的娱乐这件事上,我们要记住一个词叫「趁虚而入」。所有无聊杀时间的娱乐都会趁虚而入,占据你的时间。因为时间会自动被填满,如果你没有刻意安排更重要、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来填满这些时间,那这些时间必然会被无聊杀时间的娱乐「趁虚而入」。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三个核心方法都是对抗趁虚而入的:第一个,挤占。挤占就是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时间被这些更重要的事情占据,那些无聊杀时间的娱乐就被挤掉了。比如我经常晚上会做两个小时的直播,这两个小时被一场直播占据了,就等于挤掉了我有可能刷抖音、打游戏的时间。一份时间只能被一件事占据。从大的层面来说:在任何一个阶段,如果你比较有目标、有更有价值的事情要做,那整体上你就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打游戏、刷抖音、刷微博。这是从大的层面上必须要解决的,就是让自己在每一个阶段更有目标、有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做。从小的层面上:每一天你都要列好自己的做事清单,因为任何一段时间只要你不知道要干啥,就会被那些无聊杀时间的事情趁虚而入。很多人周六日没有做计划清单的习惯,所以他周六日经常不知不觉就荒废了,时间都被那些无意义的娱乐趁虚而入占据了。挤占,就是刻意安排更有价值的事情占据你的时间,让那些无聊杀时间的娱乐不能趁虚而入,没有立足之地。
第二个,隔离。一个人想对抗诱惑是很难的,但是远离诱惑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如果你让自己跟诱惑待在一起,想不被它影响就需要对抗它,这是很难的,更容易的做法是不让诱惑接近你。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隔离这些娱乐。
主要有几种情况:1、对信息的隔离。我刚买摩托车时,对摩托车投入了太多的热情,加了好几个摩托车相关的群。平时总会忍不住看群里的消息,看大家在讨论什么:谁又怎么改装了,又去哪里压弯了,又去哪里跑山了,又有什么好的打卡活动,又换了什么轮胎,又换了什么车,哪个品牌又出新车了,哪个品牌的车又打折了等等。但是现在我没有那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