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杀
年,中国正值大清王朝当政,内忧外患!当年11月21日,日军攻陷辽东半岛的旅顺,很快展开了长达4天3夜的野蛮大屠杀,城内2万余人被屠杀殆尽,仅剩余36人作为抬尸队员得以幸免于难。
日军的野蛮屠杀,造成旅顺城血流成河,当地人几乎被杀绝,野蛮行径也多有报道,惨烈景象不忍直视。日军除了杀人,还以虐杀取乐,奸淫女性,抢掠财物等,可谓是无恶不作,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日本第1师团师团长山地和参谋长大寺安纯下令杀光城内所有中国人,成群结队的日本兵在四天里像疯子一般地屠杀平民,并发明各种杀人方法以为游戏,老人孩子亦不放过。现选两例还不算那么变态的,以照顾读者之心理:
“一、有几个日兵将十数人的发辫绑于一处,以刀砍去每人一手或一脚,任其痛极失血过多而亡;二、有一日兵对一老者先开一枪,并不中要害,看其倒地流血、痛吟叹气,欣赏够了脱老者上衣看其伤口,欣赏自己的"爱枪"制造的"杰作",并再给一枪,仍不致命。老人痛苦已极,蜷缩成一团,该日兵即往老人脸上吐口吐沫,大笑扬长而去,任老者在疼痛中饱受折磨地死去。”
幸存者鲍绍武被日军驱赶着收尸的时候,看到有的人坐在椅子上就被捅死了。更惨的是,有一家炕上,母亲身边围着四五个孩子,小的还在吃奶就被捅死了……36名幸存者(后来有人考证,是名),个个都是家破人亡,他们做完抬尸的工作后,又去了哪里?他们的命运如何呢?今天选择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2位幸存者来讲述:一个叫陈来顺,还有一个叫齐永和。
逼上“梁山”
1.复仇者
假如能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没有哪个老百姓愿意为匪,去过刀尖舔血的日子。日本人来之前,陈来顺的父亲经营着一家丝绸店,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富足有余。陈来顺是家中独子,从小到大被父母娇生惯养,长大娶了媳妇后依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受过什么罪,吃过什么苦。
年11月24日,一伙日本兵闯进了他家(通天街),当时陈来顺正在茅房上厕所,突然大门被砸开,响起几声枪声,陈来顺吓得直哆嗦,裤腰带怎么也系不住,他蹲下通过墙缝向外望去——惨烈的一幕正在上演,父母被日本兵活活打死,三四个日本兽兵将他怀着身孕的媳妇按倒在地,欲行不轨,媳妇拼命挣扎,日本兵恼羞成怒,使用枪托不断捶打媳妇的肚子,鲜血流了一地,媳妇渐渐不再挣扎,绝望地环顾四周……日本士兵最后使用刺刀剖腹……
陈来顺亲眼目睹着悲惨的一幕,悲愤万分,却浑身打颤,腿脚软绵绵地无法动弹,当他看到日军血淋淋的刺刀划开肚皮时,吓得晕厥过去。
当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哭着爬出了厕所,抱着父母、妻子的遗体失声痛哭,还没等他哭够,几个日本兵走了进来,不由分说,将其驱赶至白玉山下,陈永顺以为自己也要被屠杀了。没想到,日本人扔给他一副担架,叽里呱啦对着他说了一大通话,翻译告诉他:“抬死尸,埋尸体,你可以活命!”
就这样,他和另外一个人搭伙,哆嗦着双腿,一个接一个地抬死尸,慢慢地,陈永顺竟然习惯了,变得麻木不仁,双腿也不再颤抖,抬死尸仿佛变成了自己的工作,像个机器人一样来回穿梭于死人堆中。当他到达通天街抬家人的遗体时,也没有了眼泪,只剩下对日本人的愤恨,黄河路、忠成街、太阳沟、教场沟等地,到处都是尸体,死状极其惨烈,他们抬尸队在日本人的监视下,从早上忙到晚上,一刻也不能停歇。
一到深夜,他们就在白玉山下休息,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吹过,十几个大男人围在一起,脊背还是直冒冷汗,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感到万分恐惧。陈来顺一天晚上被路过的老鼠吓尿一裤裆。
一个月后,陈来顺渐渐习惯了,胆子也越来越大,不再害怕与死尸和乱坟岗相伴。两个月后,死者尸体被安葬地差不多了,日军放松了对他们的警惕和监视,有天晚上,陈来顺悄悄逃跑了。
逃出去的陈来顺也不知道去往何方?一个人凭感觉朝天津(想投奔天津的亲戚)方向走去。兵荒马乱,匪徒众多,陈来顺一天晚上被两个匪徒盯上,一直跟着他。陈来顺心里害怕,慌不择路,闯进了一片乱坟岗,躲到一个坟堆后面。
两个匪徒跟进来之后,才发现陈来顺“丢了”。这两个匪徒只是一般的地痞混混,并非亡命之徒,进入乱坟岗后,感到十分恐惧,坟堆里时不时传出野狐等动物的叫声,两人竟然吓得哭了起来。
陈来顺一听乐了,寻思着就这种胆量,还敢拦道抢劫,也不怕折了命?他又想起自己以前的种种遭遇,悲怆地从心底发出一声大笑。一笑不要紧,竟把两个匪徒吓得跪地求饶:“大爷,你现身吧!我们再也不敢了!”
陈来顺径直从坟堆后面走了出来,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三人热聊了一会,竟然一见如故,两个匪徒佩服陈来顺的胆量,要拜陈来顺为大哥,陈来顺觉得自己特无处可去,就留下了。
这几个匪徒从夺取溃兵散勇的武器开始,逐渐聚拢起一起亡命之徒,打家劫舍,绑票索取赎金,活跃在山海关一带,随着队伍的壮大,人们早已忘记俩陈来顺的本名,大家都叫他“陈大胆”。
在陈来顺的心底,他从未忘记仇恨,但面对强大的日本军队,他又无可奈何,只好用杀戮和酒精麻醉自己。再后来,陈来顺发现中国竟然有日本人开的商铺出现,还有定居中国的侨民。这些人也不是良善之辈,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令人望而生厌。
惹不起日本军队,还打不过这些日本侨民吗?陈来顺将目光盯上了这些人,从此,陈来顺减少了对中国人的“骚扰”,专门抢劫日本人的商行,除了绑票,还杀死日本人。另外,陈来顺还像日本人当年闯入他家一样,奸杀日本侨民中的年轻女性,将有姿色的女人抢上山寨当做压寨夫人。
有仇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是小人。起初,陈来顺觉得很解气,心中压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快意恩仇,好不快活。被他抢上山的日本女人,视他如同虎狼。过了一段时间,陈来顺厌烦了,就割掉日本女人的舌头(以防泄露匪帮的秘密),将她们放回去,然后继续抢其他的日本女性当压寨夫人。
后来,陈来顺觉得残害无辜,不像个爷们,与日本军人的畜生行为没什么区别。于是,他干脆偷袭日本军队,绑架、暗杀、埋伏,日军为此集结重兵对其几次围剿,都是无功而返。常年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陈来顺在一次埋伏抢劫日军军需物资的过程中,被汉奸出卖,反被日军包围,突围无望的情况下,挥刀自尽。日军将其枭首示众。
2.为奴者
日本人来之前,齐永和是衙门里的一个差役,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职位,也是家人花钱为他买来的。齐永和在当地人的眼里,不是一个好人,吃喝嫖赌,样样都沾。尽管极力讨好衙门里大小的官吏,日本人来的时候,逃跑的官员们还是没带上他,并分给他一个任务——留守衙门。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齐永和心一横,干脆投降了日本人。他没有别的本事,最拿手的就是谄媚和拍马屁,日本人正好需要一个听话的中国人当“带路党”,就留下他一条命。
君子坦荡荡,小人得志便猖狂。齐永和是典型的小人得势,日军屠城时,他引导着日军挨家挨户屠杀,有意无意地将日军引到自己的“仇家”(其实,就是平时看不起齐永和的人)进行奸淫屠杀。
日军屠城完毕,日军强迫齐永和加入了抬尸队,其他抬尸队的队员都特别讨厌齐永和,晚上睡觉的时候,齐永和孤零零地睡在一边,彻夜难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莫名其妙被人蒙着头揍了一顿,鼻青脸肿。
日军后来威胁说:“再出现这种情况,会将你们全部活剐了!”抬尸队只好将怨恨埋在肚子里,齐永和为了讨好日本人,会从尸体堆里拔掉值钱的首饰,甚至衣物送给日本人,日本人对他的行为大为“赞赏”。
两个月后,抬尸队任务完成,大部分人都逃往其他地方。齐永和以为当地再也没人认识他,开始狐假虎威起来,吃喝嫖赌的老毛病重犯。他走进当地的一家高级春楼“顺和”,希望弥补一下以前无钱消遣的遗憾。
谁也没想到,刚踏进门,就被人关上门蒙上麻袋,摁倒在地,一顿暴打,也是他命不该绝,路过的日本兵听到哀嚎声,踹门闯进来救了他一命,但是凶手也没有抓到。后来,齐永和亲眼目睹了狂窑子的日本兵被人勒死的场景,日本人找不到凶手,就滥杀无辜,将所有可疑的人全部抓起来砍死。
年11月,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人向清政府索取了大量赔款后,被迫退出辽东半岛,辽东半岛变成了俄国人的天下。齐永和目睹过列强的残暴杀戮,吓得赶紧逃命去了,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了好些年。
年日俄战争爆发,战争的地点却在中国的土地上,最终的结果是俄国战败,日军再次占领了辽东半岛,旅顺口再次被日本人占领。日本人回来了,齐永和也跑了回来,摇身一变,成为日本人抓捕中国劳工的工头,副业则是为日本关东都督府一个独立守备队的队长寻找“花姑娘”。
日俄战争的直接诱因:《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通过“三国干涉还辽”迫使日本将辽东返还中国,为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日俄战争的根本原因:日俄两国在资本主义改革(明治维新和年农奴制改革)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因对外扩张的矛盾激化而引发战争。
此时的齐永和早已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说着蹩脚的日语,穿上日本人的衣服,还多次申请加入日本籍,甘当倭奴。
"倭在韩东南大海中",这是"倭"字第一次用于指代日本并出现在中国正史上。公元57年,日本首领"倭王"向汉朝遣使朝贡,而光武帝赐其为"倭奴王",并受赐"汉倭奴国王印"(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区博多湾志贺岛,出土一枚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字的金印。金印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长宽各2.3厘米,高二厘米,蛇纽,阴刻篆体字)。"倭"是小的意思,古代的日本人普遍身材矮小,所以起名为倭奴。
日本人为他配备俩枪支,齐永和更加肆无忌惮地欺负老百姓,由于“工作出色”,关东都督府独立守备第三大队队长也委托他寻找“花姑娘”。中国老百姓心性善良,但是遇到欺人太甚的人,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齐永和帮助日本人做事,自己混得“风生水起”,又是购置宅邸和田产,又是娶妻纳妾,好不快活。但是,他的“幸福”都是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之上,岂有不被报应的天理。
齐永和在一次下乡寻找“花姑娘”的途中,莫名其妙消失了。日本人一番调查之后,也不了了之,随便抓了几个人后,再无下文。
没人知道齐永和的下落,民间有各种传言,有人说他被老百姓弄到偏僻的地方碎尸万段了,有人说他被抗日志士活埋了,还有人说他不顺从日本人,因不愿意献出自己貌美的小妾,被日本人“暗算了”……齐永和死后,田产府邸被日本浪人低价收购,妻子小妾等人不知所踪。
陈来顺和齐永和的遭遇,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没有大国崛起,哪有什么小民尊严,反抗也好,苟活也罢,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幸存者中还有苏万君、鲍绍武等人,不过并无太多的事迹流传于世,后来曾站出来揭发日军大屠杀时的残暴行为。
幸存者苏万君说:“日本兵把抓到的许多人用绳子背手绑着,十几个人连成一串,拉到水泡子边上,用刀砍一个往水里推一个。不一会儿又牵来一群人,只见刀一闪一闪,一群人就没有了。”
结语
由于日本对旅顺大屠杀百般掩盖、矢口否认。年,孙宝田冒死进行查证,证实旅顺大屠杀死难同胞为两万人,是日军公布数字的一倍还多。
年5月,孙宝田出于民族义愤,开始着手实地调查四十一年前大屠杀罹难人数。他前往旅顺,谨言慎行,辗转找到了知情人鲍绍武。鲍绍武悲愤地说:"日军入旅顺,沿户搜杀,妇婴不免,历三昼夜始止。尸体随处掩埋。翌春乙未二月,日军令其组织扛尸队,将所瘗尸体抬至阳花沟焚之。"
旅顺大屠杀之后,日本人一直不择手段在掩盖“大屠杀事实”,年,日本人酝酿一场“改名阴谋”,计划是把旅顺百姓的姓名全部改换成日本姓名,以强化殖民统治,掩盖屠城真相,美化侵略历史。日金州“民政署署长”河也占男召集在当地颇有影响的金州会会长曹世科,商议实施“改名阴谋”,结果遭到曹世科、孙宝田等人的强烈抵制。
河也占男十分不悦,但是当时日本前线战事不利,他也不敢过于强硬,害怕激起事变,“改名阴谋”不了了之。
年,清政府官员顾元勋主持为旅顺大屠杀殉难同胞竖碑修墓,建立享殿,并亲题“万忠墓”三字。年,日本殖民当局派浪人乘夜将“万忠墓”碑盗走。年,旅顺华商公议会重修万忠墓。年旅顺民主政府第三次重修万忠墓,门额悬挂匾额“永矢不忘”,碑文明载“死难者凡二万余人”.
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自强不息,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