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书
使
人
进
步
书
香
盈
校
园
又是一年春意浓,这个春天你读了什么书呢?图书馆根据年度图书借阅量,评选出8位年度“通海读伴·阅读之星”。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读书,使人进步
01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1届毕业生钱梦薇
借阅次数 次
?
从前读书是为了在纷繁世界里找寻自己,淘书就像是捡拾灵魂里散落的碎片,捡起一片,思维的厚度也多添一厘。在当今新冠肆虐的日子里,愈加感谢那些站立在书本中无生命的文字,为我构建理性充盈的精神世界。
02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有机化学专业19级
王 潘
借阅次数 次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专业级硕士。曾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
入学时,书是我的工具,翻阅工具书让我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实验时,书是我的消遣,在书里感受到了各种豪情壮志。
求职时,书让我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越是多读书,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品尝他人的作品,开拓了视野,认识到不一样的世界,还想对他深入了解。闲下来时,不如拿起一本书,让自己开启一段不一样的头脑风暴。
03
法学院
法学
许晶晶
借阅次数 次
?
想来阅读这个习惯,似乎已经陪伴我很久了,日用而不知。安静读书就如同浮木,让我在环境压力下,消弭疲惫,去除浮躁。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更没有白读的书。通过阅读,将他人的思想转化为木料石砖,然后建造起自己的思想殿堂。生活毕竟不止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琴棋书画诗酒花。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我总能发现原来我的感受早已被世上某个人明白地说清楚了。阅读总能填补我人生阅历的苍白,别人多年才走完的路,可以在几十天、几天甚至几小时里,如同电影镜头在我眼前回放。那些原本要历经沧桑才能体会的心情,却有幸在字里行间就能一窥究竟。
04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材化
韩正欣
借阅次数 次
?
在年内,我借阅了多本法学相关书籍,包括《刑法》《民法》《中国法制史》等。华理图书馆为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很多难以购买的甚至是停止出售的书籍,在图书馆线上系统中都能很方便地检索到。希望大家都能对图书馆有所求,在图书馆有所得。
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材
刘佳兴
借阅次数97次
?
我曾经在自满与自卑之间纠结,因为觉得自己懂得很多却又没有那么多。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有限的经历只能提供有限的理解能力,而无论是历史还是在历史中诞生的知识都是纷繁复杂的。每一个当下的“我”都只能是看待这种复杂的一个角度,所以温故而知新。
同样的,对单一事件的重复并不能拓宽自己的阅历,只会平添几分老气;而勇敢尝新、不断总结,才能避免自己变得愚昧而固执。所以除了网文,还要看名著;除了名著,还要看新书。
于是,我又开始在新书和老书之间纠结了。
06
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20级
刘晓晖
借阅次数 92次
?
自认是个理性兼具感性的女孩,性格沉稳,通过参与学生会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的历练,形成了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作风。热爱写作与阅读,多次撰写重要活动文案、工作总结报告等。
于我而言,阅读可看作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这是一场“有关于思索的思索”。我时常浸润在图书馆知识的海洋之中,对于知识的积极求索令我对周遭的世界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这也使我窥见自身的浅薄,审视自我的局限,并力求观照现实。
07
生物工程学院
生工
高云飞
借阅次数 89次
?
阅读是一个很奇特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去了解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故事;或是仰望巨人打开的天窗,在一行行奇妙的字符中去窥探宇宙的奥秘。但对于科学著作,其中理论忠于现实又超脱于现实,阅读中艰苦推导后一刹那的茅塞顿开却也是无比喜悦。那种喜悦,大概,就像兔兔吃到胡萝卜时那种感觉吧!
08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20级
张艳艳
借阅次数 89次
?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正如五柳先生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排版: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张芮迎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