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行业的产生和发展紧跟社会需求。春秋战乱,治国是主题,诸子百家应运而生。社会安定,城市发展,娱乐文化开始推广,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衍生出中国特有的“青楼文化”。
青楼,原本指豪门大户。然而有意思的是,在人们心里,豪门必定和奢靡的生活有密切联系,从唐代开始,变成了烟花之地的专有名称。
远古时期,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人类开始尝试与上天沟通,出现了一个特定的群体,作为传达上天的旨意——巫师,巫师从事的祭祀典礼的活动,成为了今天舞蹈的模型。后来,有个叫伶伦的人发现了有一些音律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很奇妙的享受感,最原始的音乐出现了。
最早的妓女叫巫娼,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商朝。春秋时齐国的管仲首次设立名妓女的国家级妓院。将其国有化并且把税收用于国家财政,引起官妓的流行。
西周礼乐制度用礼乐划分等级,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神权,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的统治的作用。以五声八音为乐,五声为音阶:宫、商、角、徵、羽。八音为器乐之分类,:埙、笙、鼓、管、弦、磬、钟、柷等,并有专门的从事该项活动的人员。
在整个周朝,礼乐的活动都属于天子诸侯等贵族所私有。那时候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平民百姓是没有什么机会听到戏曲的。一是因为没有时间,整日忙于生活,再就是没有大众化的推广。当时学在官府,有文化的人都是贵族出身。
到汉朝后,家妓开始流行。家妓的职责是为家主跳舞,弹琴,唱戏,并在宴会时演出节目。基于这些需求,成为家妓的门槛变得非常高,而且要经过严格正规的学习训练。因此家妓的出现对表演艺术的传播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其地位仍然是低下的,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家主可以对其自由买卖的权利。
到了宋朝,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商业化的都市,出现了市民阶层,一些娱乐活动便成为了他们业余时候的消遣。找一个地方,举行相扑、影戏、杂剧、傀儡,戏曲等表演。演完就散,人们把这类地方称之为“瓦子”(见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瓦舍者,谓其来者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戏曲逐渐推向大众。
唐朝,却是私妓的天下,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顶峰。妓女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所结交的多为文人雅士,主要是为了满足某些精神生活需要。《全唐诗》收录二十余位妓女作家的诗篇百余首。同时,还有不少诗词是歌咏妓女生涯的,《全唐诗》中收集诗歌中,有关妓女的就有多首。
唐明皇李隆基,在皇家禁苑中一个梨树果园中开创了最早的音乐、舞蹈、戏曲的综合类艺术学校,自己担任校长。李隆基本人和后来的贺知章,李白都为其创作了许多作品。让梨园流传至今。
明清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资本的影响,小资情调,拜金主义的产生,开始出现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现象。原本高雅的文艺格调一去不存,妓女也不在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来此的客人也不像柳永,李白那般不得志抒发忧郁愤慨,寻找安慰,诗歌唱和,乐而忘返,留名篇传后世。
中国古代的音乐、美术、舞蹈的辉煌成就,都与青楼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