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介绍 >> 正文 >> 正文

原来小榄以前的娱乐消遣咁过瘾

来源:消遣 时间:2022/5/30
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96.html

现在我们生活的小榄

繁华方便

娱乐消遣的选择多种多样

其实以前在小榄生活

同样多姿多彩

70年代叹下午茶:公园露天茶圃    

这是上世纪70年代小榄人民公园内的露天茶圃,在树阴下,有花草假山水池,特别在夏天,茶客颇多,不仅有下午茶,还有夜茶,那个年代还没有cafe什么的,这个茶圃就是很多人休闲放松叹下午茶的好去处。

80年代逛街买衫:小榄红更寮服装大排档    

曾几何时,在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改革开放初期,人的观念不断转变,对服装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服装从单一的“灰色天空”开始步入了“彩色世界”。当时小榄涌现了大批服装个体户,销售的有女彩裙、喇叭裤、牛仔衫等,款式多姿多彩。下图是年小榄红更寮服装百货大排档景象,你曾来过这里买新衣服吗?

80年代拍拖圣地:鸡肠滘    

许多老一辈的小榄人提及当年的约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鸡肠滘”即现在的围水。天气热的时候,最喜欢在晚饭后大概8点左右的时候带上女朋友骑着单车到鸡肠滘散步。静静地坐在河边,吹着徐徐晚风,望着辽阔的海面,那种舒畅的感觉能让人忘记一天的疲倦。那时恋人逛街并不如现在的小年青这么潇洒,因为含蓄,在没结婚前,两人走路都不敢靠得太近,更别谈在公众场合手拖手,只有彬彬有礼的散步、聊天而已。所以他们骑车去鸡肠滘的时候,两个人也会尽量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能避免流言蜚语。

80年代吃野味:骆记菜馆    

小榄人会吃,能吃,懂吃。那时人们缺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式“生猛”野味常是餐厅菜馆主打菜,店厅有如小型的“动物园”。在冬令季节,什么“龙虎凤”补品,“香肉”边炉等,生意更是特别火红。下图是80年代小榄文化路的骆记菜馆,那时骆记是宴客的好去处。

七八十年代娱乐蒲点:工人文化宫

上世纪7、80年代,工人文化宫名符其实地成为职工的精神“乐园”,是年轻人娱乐拍拖的“圣地”,承载了几代人的时代记忆。当时,一到周末工人文化馆热火朝天,那时的工人文化馆,不是搞文娱联欢,就是放电影,还有图书阅览,文体娱乐一应俱全,很大程度丰富了年轻人的文化生活。而交谊舞也正是在这里兴起的。

80年代饮茶吃饭:榄溪酒家    

上世纪80年代初,小榄旅港同胞萧凤珍、何池彬、麦强等合资61万港元兴建了榄溪酒家,地址在陵园大道口与文化路及新市路交汇处,紧邻镇招待所,酒家于年11月20日开幕。酒家首层是榄溪商场,二楼是餐饮茶市饭市,三楼为阳台花园及“的士高”舞厅,内设品茶雅座,是中山北部首家Disco舞厅。因酒家地点优越,其装修在当时来说尚算高雅堂皇,环境优美,加上融入了港式酒楼管理特色,价钱也算平民化,故开业后茶市、饭市及歌厅生意一直兴旺,成了小榄一间具有“地标式”的酒家。

80年代睇电影:工人影剧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很匮乏的,人们的娱乐活动大抵只有进电影院看电影这样的选择了。几乎每天到中午千多张票就售完了,每晚两三场电影,场场爆满。很多人还托熟人朋友找里面的工作人员订票。那个年代的影剧院是一票难求,影院内时常人满为患,场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那个年代的情侣在人少的地方才会拉拉手,不然被人看到了就会说闲话,对女孩的名声不好,所以电影院就成了好去处,看电影相亲是最时髦的了。

80年代蹦迪跳舞:小榄首家“的士高”舞厅    

始建于年的榄溪酒家在年增设了的士高舞厅后,曾风靡一时。舞厅的设备也很简单,一个音响,屋内挂着五色转球灯、激光灯,播放着国外的摇滚乐,舞厅就开场了。当时榄溪的士高舞厅的生意十分火爆,场场爆满。当时的门票是6元/人,这样的高消费也没有阻挡人们的热情,每天晚上热闹得不得了,场子里每晚大概都能容纳人左右。那时候真正会跳舞的人不多,大家都是自己看电视学,来到舞池就喜欢跳快节奏的舞,人与人之间没有拘束感,大家都是边跳边聊天,让很多原本陌生的人因此相识,甚至相爱。

80年代叹咖啡:皇都咖啡阁

皇都咖啡阁位于现在的文化路电视台的斜对面,即金鱼池四巷路口。据了解,这间咖啡阁在80年代的小榄是相当上档次的。大概有方左右,装潢得非常西式,设有卡位软座,格调浪漫,很适合拍拖,不过消费也不低。当时咖啡厅已经有各样的扒类,如吉列猪扒、黑椒牛扒,还有朱古力果仁雪糕,炸鸡腿等,一份扒大概十几元,这个价格对于当时人们的收入水平来说这都属于高消费了,但是依然有很多年轻人为了哄女朋友开心而走进咖啡厅。所以当时皇都咖啡阁的生意很好,包括新永路路口二楼的英皇等其他几家小榄最早的咖啡厅,都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90年代行街shopping:新市路    

80年代的小榄,商场、商业街并不多,当时小榄最集中的商业区就是新市路一代,最闻名的商场也就莫过于“菊城百货”。当时菊城百货的风格比较保守,而位于新市路的小榄大厦则成为小榄年轻人最受欢迎的最潮的购物商场。

年小榄供销社在新市路(现今俏丽屋及麦当劳店铺位置)开办了一间大型商场叫“新新公司”,其商场模式在当时小榄也算是比较新潮之一,商场开张不久曾发生过一次火警,本图片摄于年。此后几年供销社又先后开办了几间“新”字派的公司,如“新大”、“新强”、“新辉”等。

90年代的消遣娱乐集中地:文化金三角    

这里不是北京的三里屯,更不是香港的兰桂坊,而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小榄。当时的文化路与新市路、莲塘大街交汇区,算是小榄夜生活中最为繁华的文化娱乐金三角,每当夜色降临,在各种霓虹灯的衬托下,这里显得格外醉人,富有情调的酒廊(如碧桃园、皇冠等)、咖啡阁(如富华等)、KTV、中西餐馆以至影院、剧场等,都是人们消遣娱乐的好去处。(照片摄于年)

90年代叹西餐锯扒:花城九楼    

花城9楼西餐厅是在年开业的,是上世纪90年代小榄最为高档的西餐厅之一。能够去那里吃西餐,是当时很多小榄年轻人的梦想。他们梦想能够带着自己心爱的姑娘,自己的家人,或是朋友在花城9楼西餐厅里享用美食。西餐厅的经理美姐介绍,在众多的食物中,当年情侣套餐最受民众欢迎。“情侣套餐包括2份蜜汁鸡扒、‘猪仔包’配牛油、油菜、甜品、咖啡、奶茶、白饭。”

90年代吃宵夜:新华西路夜市大排档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小榄曾先后有过几处极具岭南小镇风情的灯光夜市食街,其中以新华西路夜市大排档尤为热闹。每到黄昏,各种风味的饮食大排档,纷纷相继摆开阵势,在行人道、路树下摆放着一张张的桌椅,在屋檐与路树叉上临时架起一盏盏电灯,虽然这里环境简陋,多是露天,不会有美酒佳酿,菜式也是平民小炒,但胜在价格低廉,分量足,口味佳,所有小菜都是名副其实的现蒸现炒,光顾的客人很多,单车、摩托车停滿路边,人们围桌而坐,几支啤酒、几款小食,悠闲自得,随着微风吹来的阵阵香味,欢声笑声响彻整条街道和整个夜晚。

有时晩上空闲亦会与三五朋友到这里吃碗热腾腾的鱼片瘦肉粥,再叫一碟干炒牛河,或炒碟油菜,或炒碟田螺、青口、花甲之类,这除了便宜实惠外,还有是这里无拘无束很随意。可惜新华西的灯光食街,只维持了三几年时间就退场了。

90年代休闲散步:升平公园    

 升平公园位于沙口花园路,原为淤泥地,年,填沙建公园,年建“赏菊阁”,建成后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至及年因国道扩建及花园路拓宽,面积大为缩小,成为开放性街心公园。图摄片于年。

欢迎“写评论”分享你对小榄旧时生活的感想

编辑▏Berry

资料来源|李尚仁

YOU生活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