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介绍 >> 正文 >> 正文

岩茶8克一次只喝一半一篇文章弄清楚答案,

来源:消遣 时间:2023/4/2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五一小长假,就算不出门,宅在家里泡茶喝也是美事。

左一泡肉桂,右一泡水仙,不亦乐乎?

不过提到泡茶,身边有朋友问:“8克一泡的岩茶,能不能每次只泡一半?”

闻言,麻花没有急于给他作答,先是反问,为什么不一次性泡完。

按朋友的说法,家里只有他自己一人爱喝岩茶,8克的量有些多,独自泡完感觉有点奢侈,想着分成两次慢慢喝……

原来如此,可一个人独自泡茶,也不推荐投茶量减半。

毕竟,冲泡武夷岩茶的最佳茶水比例摆在那。

8克一泡,一次一泡,数量刚好。

投茶减半,未必能泡出理想茶味。

并且,经过前段时间的亲测,泡岩茶只放半包,总感觉哪哪都不“得劲”。

在泡茶过程中,不得不面临这4个泡茶困境。

《2》

一、茶香、茶味变淡。

泡岩茶只放半包茶,和减肥期吃饭只吃半饱类似,喝茶过程难以尽兴。

上礼拜,喝了一泡去年的黄玫瑰,泡茶时特意尝试了只放一半茶。

剪开泡袋后,心里掂量着,往盖碗内投入半包茶。

剩下的干茶继续留在泡袋内,找了个凤尾夹进行封口。

一看干茶,单从体积上目测,明显是偏少。

凑近闻了闻干茶,略有几分焦糖香和花香,香气不甚明显。

简单看过干茶后,进入正式冲泡环节。

烧开一壶纯净水,环壁快速注水,合上盖后,直接快出水。

短短数秒间,大量茶水已经倒入公道杯。

确认沥干茶汤后,趁热揭盖闻香。

盖香上,倒是没有闻到半点陈味、青味、杂味等,这泡去年的黄玫瑰并没有返青,只不过花香依旧偏淡。

趁热闻香,茶香既不馥郁,也不高扬,并无亮点。

喝起来,茶汤入口还算清爽,微带几分清甜,但汤感不醇,茶味整体偏淡。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茶汤中的落水香里,同样没有找到明显的花香。

对品种茶而言,汤感不够醇厚也就罢了,连原先拿手的馥郁茶香也变得表现平平。

面对这样一杯香气滋味减弱大半的茶汤,喝起来实在没意思!

比起为了省茶,一泡茶分成两次喝,倒不如集中起来一次喝完。

毕竟武夷岩茶独立泡袋的设计初衷,为的正是方便投茶。

一次一包,茶味表现才会完美!

《3》

二、剩下的半包茶易跑气。

岩茶的保存,少不了严实密封。

平日收到泡袋包装的岩茶时,尚且需要细心留意一番,泡袋封口处是严实封口,还是留有一、两丝缝隙?

更别提,只是随手夹紧袋口,放在一旁的半包岩茶了。

剩下来的半包茶,要是没能及时喝完,放到最后跑气变味,反而白白浪费好茶。

曾看到有人留言,大意是讲现在的岩茶价格太贵了,舍不得一次性直接喝掉。所以在泡茶时,只放半包茶……

这样做,让麻花想起很多年前在杂志上看到的故事。

张三收到了两箱苹果,一箱是新鲜饱满、水灵灵的鲜果。另外一箱蔫不拉几,表皮皱缩,眼看着就要放坏。

这时,张三的主张是先吃后面那筐快要存坏的苹果,以免浪费。

但他的家人表示反对,理由是,如果先吃掉后面那筐皱巴巴的苹果,转过头来,另外一箱新鲜、水灵灵的苹果也要变皱、变得不新鲜,为什么不趁鲜吃掉前面那箱?

故事很短,道理却很有意思,这涉及到消费观念的取与舍。

喝岩茶也是如此。

如果要问,泡袋装的岩茶,能不能每次只泡一半?

答案肯定是可以的,自己的茶自己做主,想怎么泡不行?

但从饮茶风味享受看,麻花不推荐大家只放半包茶。

因为这样尝不准茶味。

虽然从出发点看,这样做看似节省,但从某种程度上却陷入了永远喝不到理想茶味的怪圈!

《4》

三、需要提前坐杯,不耐泡。

盖碗泡岩茶,投茶量减半后,再参考平日的“快出水”泡法,会面临水土不服。

因为茶量不足,若是再加上浸泡时间短,茶味浸出有限。泡出来的茶汤会面临味道淡、喝着不够有劲的困扰。

所以在泡茶时,随着投茶量减少,泡茶策略也需要跟着转变,坐杯时间要提前。

甚至从第一冲就需要适当迟5秒、7秒左右,再倒出茶汤。再下一冲泡茶,再次加时,适当闷一下。

浸泡时间增加能改善投茶量减少造成的茶味不足,尽量弥补茶味不足,滋味过淡的局面。

不过,这种“提前坐杯法”对茶味完整释放而言,治标不治本。这会造成岩茶变得不耐泡。

泡茶时,茶味释放过于集中在前几冲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泡不了几次,茶味就彻底变淡。

原先起码可以泡到十几冲的茶味,估计在投茶量减半后,能泡到6冲左右已属不易。

按这样喝茶,如果仅是普通口粮,那就算了。

泡牛栏坑肉桂、天心岩肉桂、慧苑老丛等正岩核心好茶,投茶不足,茶味不耐泡,就太可惜了。

如此好茶,既然决定了咬咬牙泡开喝,那就别只泡半包茶。

一次性喝个尽兴,用标准毫升盖碗,投入一泡8克岩茶,更能享受完整茶味状态!

《5》

四、茶水比例需要换算。

泡茶喝,不论喝茶人数多少,最佳茶水比例不会变。

不存在说,独自喝茶时,放少一点茶,只放半包。而喝茶人多,就多放一些,直接往盖碗内塞满茶。

投茶少,茶味淡。

投茶多,茶味浓。

不论怎么看,多或者少,都不是好事。

当你在泡茶时,即便能确保拆封之后,只放半包茶,剩下的半泡茶不会跑气。

泡茶过程中,为了照顾最佳茶水比例,还得另寻茶具。

泡岩茶,用容量标准的毫升基础白瓷盖碗泡岩茶,一次放8克,茶水比例堪称绝配。

若是自己喝茶,想着省点茶,只放半包。

那么,盖碗得换。

这样在注水泡茶,注水线接近碗沿时,茶水搭配比例刚刚好。

不过,换成了容量在60-70毫升的小盖碗后,少不了需要经历适应期。

对手掌宽、手指长的茶友而言,拿起这样过于小巧、迷你的盖碗,着实又太过别扭。

为了照顾平日的泡茶习惯,泡岩茶,一次一泡的约定俗成做法还是别轻易更改为好。

要不然,牵一发动全身。

投茶量改变后,在接下来的泡茶环节中,方方面面都需要调整!

《6》

喝岩茶,一人独酌时,能喝出不一样的心情。

独自泡茶喝,继续坚持一次一泡的做法,肯定不是浪费。

只要确保独处时,闲暇时间足够多。喝茶时,能从第一冲,慢慢细品到最后一冲,直至茶味被泡淡,又有何浪费可言?

从喝茶的仪式感看,泡茶喝,有很多步骤是不能省的。

比如,自己在家喝茶,没准备桶装水,就改成自来水泡。

比如,自己一人喝茶,感觉用盖碗太麻烦,就换成玻璃杯。

比如,觉得独自喝茶时,反正茶具是洗过的,就不再烫壶温杯……

喝茶的过程,本身就是环环紧扣的。任何细枝末节发生了改变,都会影响最终茶味发挥。

喝岩茶,比起“只放半包”式的省茶,喝不到最佳茶味才更可惜。

小长假里,在泡茶喝茶的消遣过程中,没必要因小失大!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