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认知性好奇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
好奇心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驱动力,必要的好奇促使求知。
你们会不会觉得小孩子的好奇心比我们大人多?答案是——不一定哦。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小孩过了四岁以后,好奇心就开始衰减了。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小孩子就一定比我们好奇。
是知识越少的人越好奇吗?也不一定。
好奇心跟我们的知识含量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但往往越是知识多的人,好奇心有可能会变得越重。反而知识越少的人,认知缺口越小,反而越觉得一切都无所谓。
所以,我们讲,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只有我知道了这么多过去从来不知道的东西,才会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去想知道更多。
好奇心分两类
一类叫作消遣性好奇。
什么叫消遣性好奇?我们每天刷抖音就叫消遣性好奇,就是觉得这挺好玩,这不错。我们关心别人的八卦,就是消遣性好奇。人人都有消遣性好奇,所以消遣性好奇是一种低层次的好奇水平,就是打发时间,就是觉得挺好玩。
另外一种好奇叫认识性好奇。
认识性好奇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索,就是我们需要用一定的脑力,我们需要让自己刻意地去动脑子去钻研、去学习,这个过程就是认识性好奇的过程。如果你具备认识性好奇心的话,你会有红利,你会变得越来越好。
什么东西阻碍我们的好奇心?
好奇心最大的敌人有两个,而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
第一个叫做过分自信。过分自信就是无知而快乐效应。
你要问所有人,在这个社会上,你们觉得你们的沟通能力大概能够排在前百分之多少?80%的人都说自己排在前20%。这肯定不对,但是沟通能力越差的人,越觉得自己排得靠前,因为人没有自知之明。我们讲过“达克效应”里面说,越是认知水平、知识水平低的人,越会有错误的评价。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第二个障碍,叫作妄自菲薄。
妄自菲薄是什么呢?就是吓坏了,恐惧会杀死好奇心。有没有人从小被父母教育要乖?你老实点,你不要捣乱,不要越雷池一步。所以你发现你连跳槽找个新工作都不敢,因为永远谨小慎微,永远胆小,不敢去探索任何未知的领域。这也会阻碍我们的好奇心。
所以党老师经常讲学习科学穿搭和学习其他学科一样,需要有求知的谦虚心态,同时也需要警惕走过分自信和妄自菲薄的极端。
声明: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美有美的法则,靓有靓的科学,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