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只孤独的老鹰
生活百味杂陈,世界其实很美好
《曾国藩家书》与生活系列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即年,此时的曾国藩31岁,名不转经传的京城小官员而已。跟现在同龄的人一样,一个人在外地上班,没什么成就,普通人而已,此封信是写给他的四个弟弟的,谈到“读书”的问题了,相信现在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要么装高雅,要么消遣打发时间看一些快餐式的文字,这都是浮躁的,表面的读书,或者说算不上读书。
信中有云:“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其内容的意思就是读书的目的在于研究透一件事,自己知道了后,还要做到,而不是只知道不去干。所谓知与行的统一。我认为读书就是为了知行统一,这一点非常重要。
相信知道大道理的人很多,很多人也不屑于听这些大道理,确实是这样,因为对这些大道理一是没能深刻的理解,二是知道了也不会去干。这就是我们现在人身上存在的弊病,然而这些弊病在日后日子里就会通过各种形式而显现出来,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喜欢炒股票,也知道大道理不能太贪心,要适可而止,及时止损,可是就是做不到,贪念太重,知道却做不到就是知行不统一,其必然结果就是投了很多钱后而赔掉,生活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样的人即使读再多的书又有何用?
这封信就是在告诉他的弟弟们,读书不可浮躁,要明白为什么读书,究其根本来谈这个事情,根本搞明白了并能够做到,那么未来的事情就好说了,此时的曾国藩虽然在京城做小公务员,但是心怀志向,虽然施展的机会没有到来,就先积蓄能量,等待机会,并把自己的志向与弟弟们分享,劝勉他们共同努力,通过信件的形式在生活小事上开导他们,这大哥做得真是暖心啊。
我是老鹰,这段时期的家书侧重于修身,也许没什么嚼头,不过后面就有嚼头了,到了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那个时候的曾国藩的好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处境之艰难,日子之窘迫。现在他才30来岁,上天还在让他培养耐性,重任一时半会还不会交给他,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在没事清闲的日子里更应该好好地投资自己,培养自己,不可浪掷光阴,到了该自己施展才华的时候便去翱翔于天空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