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浙江新闻客户端王逸群李根旺高宇轩
编者按:悠悠运河,联通南北。京杭大运河以公里的绵延,串联起南北沿河数十城,成为南北文化交融的独特载体。
古镇的兴盛,蕴含了哪些文化,又为当今提供了哪些价值?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推出《爱上大运河千年古镇行》栏目,从北京出发,沿着运河一路抵达杭州临平,探寻沿线古镇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讲述水乡之畔的时代故事。
杭州临平,天津杨柳青,两地虽相隔千里,却因京杭大运河,血脉相连。
这是一条生命之河。千年流淌的“动脉”,不仅带来了旖旎风光,还孕育了不尽相同的灿烂文化。
木版年画、皮影戏、圆木技艺、清水丝绵……一个个散落在大运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宝贵的珍珠,诉说着古镇的沧桑与厚重。
第二站,我们来到天津西青区杨柳青镇,开启跨越千里的非遗之旅。
(一)
“漂”来的文化
清晨,叫卖天津麻花的吆喝声打破了古镇的宁静。胡同深处的一个四合院门口,“杨柳青年画馆”几个柳绿色大字刻在木质牌匾上。杨柳青年画馆玉成号画庄里,72岁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俯在案前,棕榈刷一遍遍在木版上回旋,刷头的墨汁均匀浸入木版的花纹纹路里,随后,一幅清晰的“莲年有馀”跃然纸上。
“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从明朝永乐年间天津杨柳青镇出现第一家年画馆开始,杨柳青木版年画已有超过年的历史。
“年画在明代因南方的纸张、水彩沿京杭大运河传到这里而发展,在清代进一步兴盛。”霍庆顺介绍。
翻阅历史,杨柳青木版年画正是与运河的兴盛同频共振。
明永乐十三年,京杭大运河正式通航。随着漕运的发展,天津逐渐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彼时的杨柳青,素有“北方小苏杭”与“小天津卫”之称。
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交通发达,杨柳青木版年画因此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借助运河之利,杨柳青年画也销往全国各地,家喻户晓。
此外,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形成发展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外地画师和年画世家的迁入。年画兴于明、盛于清,这正是年画世家戴氏、齐家先后迁入杨柳青的时期。
戴氏先人自明代永乐年间携画艺从江南随漕船北上,至杨柳青经营木版年画,共传19代,历时年。其第九代戴连增于乾隆中期创立戴连增画店,时为杨柳青规模最大、年画品种最多的画店。以杨柳青为中心的“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画乡风貌逐渐形成。
与南方“漂”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相似,大运河临平段上的皮影戏,是发源于北方的民间艺术。它的出现,也得益于流淌的运河。而较于天津,居南的临平,亦柔亦刚,既有南方的温婉,又透漏着北方的豪情。
“南宋建都杭州时,皮影也被带到杭州。”河西埭皮影戏剧团的领头人柴小英,将村里的皮影戏历史娓娓道来。
据史料记载,北宋东京汴梁城里的汴河两侧设有戏棚,平日里有包括影戏在内的各种戏剧杂技表演,供驻守在京城的军队及百姓娱乐消遣,《清明上河图》上亦有所记录。
靖康之难以后,赵构定都杭州建立南宋,在运河边重新建起了戏棚,影戏艺人也从河南一同迁入。影戏艺术从此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
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林中华介绍,京杭大运河沿岸是我国皮影艺术重要分布区,有多个流派皮影文化遗存。这些不同流派的皮影艺术,造型不同,腔调各异,表演方式也各具特色。但经过梳理就不难发现,从江南到燕赵,南北迤逦的皮影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了“旱路往来”途径外,皮影戏的传播还有“水路舟楫”途径。运河码头,商旅往来繁华,为皮影艺术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运河上往来的船,很可能成了皮影戏南下北上的重要载体。
千年水道,百年复兴。“漂”来的文化,在运河两岸生根发芽,熠熠生辉。
(二)
以技艺守望“记忆”
“杨柳青年画的独特魅力,来自于‘勾’‘刻’‘印’‘绘’‘裱’五道从古沿用至今的复杂工序。”杨柳青古镇内,霍庆顺娓娓道来。
如今的杨柳青年画已成为西青的一张“金名片”,每当过年,当地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寓意喜庆吉祥的年画。
然而,清朝末年,杨柳青年画也曾一度走向衰落。抗日战争爆发后,画店、作坊纷纷倒闭,一些珍贵年画古版毁于战火或流失。
近年来,凭借无数人的传承、呼吁、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