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的卞之琳,也在最为重要的翻译家之列。他的翻译观念与实践,集中体现在以《哈姆雷特》为代表的莎士比亚悲剧的翻译中,为介绍西方古典文学,促进中国文学与世界接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卞之琳(~),南通海门人,20世纪杰出的诗人、翻译家。20世纪30年代初,因徐志摩推荐步入诗坛,抗战初期,曾访问延安并一度随军,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大、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其名作《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脍炙人口,影响深远。
年4月,卞之琳又一次打开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这回,既不是学生一般的苦读,也不尽是消遣与欣赏,而是他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翻译工程的开端。
中国新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被公认为西方古典文学巅峰的莎士比亚戏剧,成为文学翻译的一大热点。卞之琳着手翻译《哈姆雷特》之时,已经有21位译者的71种莎剧译本,其中不乏田汉、梁实秋、朱生豪、曹禺这样的名家名译。新的译本若不能有所突破、自成特色,将会显得毫无意义。
这一年,卞之琳44岁,阅读莎剧却近27年了。17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海门去上海念书,第一次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英文原作。两年后,他还译过《仲夏夜之梦》,不满意,全部毁去。二十来岁,他以新人身份照亮诗坛,文学翻译也差不多同步进行。随着诗集《三秋草》《鱼目集》《十年诗草》、翻译作品《维多利亚女王传》《紫罗兰姑娘》《浪子回家集》《窄门》一一面世,奠定了他杰出现代诗人、翻译家的重要地位。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籍评论家董鼎山还对卞译《维多利亚女王传》推崇备至,说它“几乎达到了十全十美的地步”,既是卞之琳“本人的文学作品,而又不失去原文的准确性”。
文学翻译关系到不同语言形式与不同社会、历史、文化、思想、审美信息的转换表达,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心智工作。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种转换表达,翻译家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工作准则和方法。卞之琳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翻译方法与观念,其要义就是“文学翻译不仅要忠于内容,而且要忠于形式”。
莎剧是以诗体部分为主体的“诗剧”,但绝大多数早期译本为了避免诗体翻译的困难,追求文字的可读性,都用了散文体。在卞之琳之前,只有曹未风、孙大雨等极个别译者用诗体来译,但他们或用自由体,或未严格对应原文的行数,不能满足卞之琳对“从内容到形式全面而充分的忠实”的追求。他按照汉语规律,提出了每行十到十五个字,用五“顿”,每“顿”有一个主要重音的翻译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作形式,又具备了汉语的韵律之美。这种译法,不仅上升为翻译学中的重要理论,也被视为莎剧汉译的成功典范。
在卞之琳之前的21位译者中,以诗人著称的,只有田汉、孙大雨。卞之琳的翻译,完美地传达了莎剧的崇高、华丽之美,这与他作为诗人的艺术感受力与文字表现力是分不开的。比如哈姆雷特著名的台词“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朱生豪译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卞之琳觉得只是译出了大意,与原文的格律相差较远,改译为“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这一译法既避免了朱译的不足,同时又用两个“活”紧扣出现了两次的“be”,表现出一种犹豫不决的情调。
年,《哈姆雷特》卞译本出版后不久,正值上海电影译制厂引进译配获得国际大奖的英国电影《王子复仇记》。在反复比较多个译本之后,上译厂选择了卞译本作为底本。年,影片在中国公映,由著名演员孙道临为哈姆雷特配音,那忧郁而徘徊不定的语音,成为几代中国观众无比美好的享受与记忆。
经过了如此独特的检验之后,卞之琳又投入了莎士比亚另外三部悲剧《奥瑟罗》《里亚王》《麦克白斯》的翻译,前后历时30年。年,经过反复斟酌、再三修订,《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出版,为莎剧翻译史树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正如另一位翻译家王佐良所说,即使是翻译作品,“字里行间还活跃着……敏锐的诗才”,他是一位“诗人翻译家”。本报记者严晓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