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俗、自负与意义的焦虑
——如何进入文学经典?
卢迎伏、王逸群、邱晓林几乎每年的“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临近时,新浪微博、豆瓣读书和知乎等网站都会推出一个“死活都读不下去的名著排行榜”,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还以《网络调查“死活读不下去”名著排行榜》为题专门报道过。这些林林总总的榜单虽入选的书目不尽相同,但却反映出了一种真实的焦虑感:想读文学经典,可又读不下去。当然,不止大众有此焦虑,作家王安忆在一个访谈中亦悲叹今天的纯文学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了。由此,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便是:当此消费社会时代,我们究竟如何进入“谁都说好,但都谁都不去读”的文学经典?一、文学经典与现时代无疑,文学经典遭遇到的上述尴尬处境的背后原因十分复杂。首先,是“经典化”(canonization)的问题,一个作品能否成经典有着极为复杂的文化生产过程,有些好作品未必是经典,而有些经典也未必是好作品。此外,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早已不再像十七、十八世纪那样文学一统江湖了,比如艺术家陈丹青的一个说法“美剧是21世纪的长篇小说”就附和者众多。但问题在于,长篇小说和电视剧毕竟不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二者等同,比如以前读长篇小说是一种消遣而现在看电视剧也是一种消遣,但需牢记的是作为消遣对象本身二者之间也确有很大的不同。毋庸讳言,文学经典的日渐边缘化是一个全球性文化现象,比如在国外的某个电视节目中,一群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聚在一起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没读过的经典——有人直言根本就没有读过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该节目因成功地让很多人免除了必读经典的巨大精神压力而收视率颇高。还有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其名作《为什么读经典》中也曾坦言,就算是一个特别热爱经典的人他也未必都能够读完那些公认的经典。我们认为,需要警惕上述文化现象所标示出的一种“去经典化”的心理导向——别太把有没有读过经典太当成一回事。显然,这其中暗含着一种讨好大众的意味以及对一些人的自负情绪的将就。他们理直气壮地认为打游戏,看电视剧和听流行音乐跟读文学经典是一样的,甚至说什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消遣方式和感受方式,这种乍看似有几分道理的观点其实问题很大。如果说学者们完全藐视影视和游戏等流行文化是一种精英式的自负,那现在的大众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完全藐视文学经典无疑也是一种自负。因为只要一个人有耐心走进文学经典,就会遭遇到一种他此前完全不熟悉的“世界感”以及体验到完全不同的生命体验,但如果他尚站在文学经典之外便径直拒绝了进入其中,那不过是堕入了“精神茧房”的自负情绪在作祟罢了。虽然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领域都在日渐民主化,但若涉及审美品位问题就不是民主和多元等词汇就能简单打发的了的。我们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鲁迅的《呐喊》跟打一局电子游戏或看一本二流通俗小说的体验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不同决不能简简单单地以趣味无争辩的理由将它们等而视之。另外,文学作为一种艺术门类以“语言”为媒介,而电影电视剧却主要以“图像”为媒介,这种媒介的规定性决定了它们展示复杂存在经验的方式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我们看到一处很美的风景常把它拍下来然后发到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