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暑假没有报班补课、没有学才艺更没有旅游,现在想来一点回忆都没有。
那时候学校会发几张电影券,能免费看几场电影,不过没有什么兴趣,往往是浪费掉。等到想看电影的年纪,又没有这等免费的好事。
到了初中高中,大概能相约比较要好的同学,以做作业之名一起喝喝茶见见面,当然没有现在咖啡店的环境好,属于18元能坐一下午那种。
作业倒是没做,打扑克牌的技能是直线上升。
一个人在家的时间,不是看电视就是看课外书,还是看电视比较多。做作业是不存在的,不到开学前一天不做。
这种学习习惯当然非常不好,所以我教导孩子平均分配。
这个姐姐家待几天,那个妹妹家待几天,一个假期过起来也挺快。这段时间的无忧无虑,如果找个近义词,在我看来是“毫无意义”。
总听别人说减负,我也不知道学习的负担到底有多重,我读书那会儿的轻松就不用说了。别的同学或许是在家很用功,在学校表现得很轻松。我恰恰相反,学校里的我是最努力的我,回家嘛看电视躺平。
这种偷懒的学习习惯,让我明白了,普通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是不是有效率,和课外关系不大。
哪怕不补课,也不刷题,还抄作业,只要上课专心那考上二本没问题。这大概也是我不焦虑的缘由。
即使在家提前学习,我还是和孩子强调上课的重要性,必须听,专心听,多思考。别人刚接触的内容,还在输入阶段,她应该要开始反思、以及想想怎么用。不然提前学不是浪费时间么。
好像第一遍看书,看的是故事情节,第二遍看可能是想为什么主人公会做这样的选择,和她的成长背景有关吗,成长背景又有什么时代特征呢,最后故事的立意是什么,等等。
我爸每每提到他小时候,都是捉鱼摸虾,河里游泳之类的事,放现在说那是户外运动,亲近大自然。不知道等我孩子长到我这个年纪,怎么回忆她小时候。
没有补课,没有去朋友亲戚家短住,每天一个人看看书、做点作业、背个古诗,假期旅游,傍晚小区散步,偶尔看电视消遣,能记得多少呢。哦,记得最深的大概是迪士尼吧,“我还有哪个没去过。”
今天她很开心地对我说:“你知道北猫啊,他三岁就看小说了,那你知道他十三岁在做什么吗?”
“写小说么?”
“十三岁,他逼身边的人看他写的小说。”
“哈哈哈哈,你也可以。”
别的家长,在暑假给孩子花费最多的可能是报班学习,或者旅游。我们家除了旅游外,休闲消遣花费最多的地方大概要数买书了。
本来信誓旦旦要带她天天泡图书馆,结果被我的懒惰打败,开过去开回来,外加停车和吃饭,算了还是直接买书在家看吧。
暑假过去20天,少说看了30本,倒也不是为了追求数量,就是让她多点回忆。
未来记不起儿时小伙伴的名字,但还记得苏轼、李白、杜甫的诗词,米小圈马小跳的趣事......也挺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