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多数是老一辈总结的经验之谈,覆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俗语却不像诗词歌赋那样规整优美,也不像名言有迹可循,毕竟它是以口头的形式流传而来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这句俗语,“三九一场雪,来年人安吃不缺”,看看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从字面来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三九”天如果能下一场雪,到了来年人们就会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而且粮食丰收不愁吃穿。老一辈为何这样说呢?难道这是一种预兆?
其实,这也是劳动人民根据以往的经过总结的经验。大家知道,“三九”天也是一年寒冷的时候,人们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也就是说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在三伏天最热的时候在三九天。
“三九”是“数九”中之一,“数九”可以说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由于在以前人们生活条件差,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尤其冬天寒冷天气的到来,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日常生活,人们觉得冬天特别的漫长,为了挨过漫长的冬季,古人发现以“数九”方法消遣,是一个解决烦躁情绪的好方法。这样“数九”过日子,既缓解了寒冷的危机情绪又感觉过的时间很快。因此也就流传下了“数九”歌。
于是,人们就自冬至日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九,待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也就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了。“数九”歌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沿凌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也就是说一九、二九开始冷,三九、四九为最冷,到了九九就暖和了、可以干农活了。
天气寒冷,水遇冷而成冰,大气层中的水分降落遇冷就凝结成雪花而降落,这很正常,然而自然界的气温和降水变幻无常,每年并不可能都能见到雨雪天气。古人发现,如果在“三九”天最冷的时候有降雪,到了来年就会五谷丰登,人也会少生疾病平安健康。如果“三九”天没有降雪出现,到了来年庄稼就会减产缺少口粮,同时人们也会有病疾出现。
老一辈之所以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三九”是最冷的时候,越冬作物很容易受到冻伤,如果此时有一场雪覆盖,这就犹如给越冬作物覆盖了一层棉被,融化后又可有一定的水分供农作物吸收,这也为来年农作物丰收打下了基础。
如果没有降雪出现显然对农作物是不利的,同时空气中也会含有大量杂质,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天气,一场大风刮得尘土满天飞,这无疑对人的也是有危害的,如果此时能降一场大雪,就会把空气中的杂质压下去,就会变得洁净清新,空气好也是人类健康的根本,就是会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也就有了“三九一场雪,来年人安吃不缺”的说法。
今年的12月9号也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十八是”三九”天的第一天,在昨天也就是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下了一场大雪,正在三九之中。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到了来年就是个五谷丰登的好年景,而且人们也会平安健康。按这样的说法进一步推断,疫情也该终止,还人们一个清新的世界,让人们回归到以往平和的心态之中。不知大家对于这句俗语是不是这样认为的?欢迎留言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