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一提起漂泊,就心神向往,仿佛那是人生最销

来源:消遣 时间:2022/9/2
擅长白癜风的辩证论治 http://pf.39.net/bdfyy/bdfzj/220412/10592336.html

精选音乐,边听边思考

艾芜却从底层仰望,看到了民间众生相的疾苦,以致于他说“一个人,要活得好,先就该装饱肚皮,快活快活,别的可不要想,一想,就出岔子了。世间事是想不得的”。

与你分享的第85篇文章

李龙飞

音乐

徐小凤

南行记剧照

高尔基的漂泊

合上这本《南行记》,竟不由得泛起一阵忧郁。就像作者的笔名所喻:艾芜,是艾草在一片荒芜中迎风摇曳。

一生算来,有什么东西令您还是心存悸动?“一提起漂泊,就心神向往,仿佛那是人生最销魂的事”。作者叫艾芜,原名汤道耕,二十一岁的时候从家乡四川成都出发,赤脚一路向南(按照书中,我推测的路线是:成都-昭通-昆明-中缅边境-缅甸仰光-上海)。

年,那还是个贫苦的旧时代,军阀割据,民众吃饭都有问题,尽管已经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突然想到以前历史书上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不完整的,是不彻底的。排除其他历史原因,我想民生的现实情况就是最大的原因吧”)

在成都本想继续读书的艾芜无奈没法进学堂,就计划在中国的大都市漂泊,最好能找着每天还有剩余时间读书的工作,像俄国大作家高尔基一样,颠沛流离后的经历悟得生活。

经云南昭通到达昆明后,虽然山城昆明自滇越铁路开通后大量法国货纷纷涌来,铺满花岗岩的街道上有着琳琅满目的宝贝,但遍街乞讨的叫花子、穷苦的黄包车夫在秋后的昆明城里流窜。一文钱也没有的艾芜也加入了为饥饿奔波的大军,在昆明红十字会作杂役,在缅甸克钦山茅草地扫马粪。

因为饥饿,到处流浪。遇见贩卖鸦片的走私商人、茶马古道的两姐妹,凶悍的盗马贼,看穿世事的偷贼···迫于生计,人们游走在边缘,只为活下来。如果用现代的二元对立的非黑即白价值观的去体察,他们就永远都在黑暗面,看不到半点阳光。

没有人愿意做恶人。放在特定的生存条件下,评价的边界就开始模糊。

艾芜却从底层仰望,看到了民间众生相的疾苦,以致于他说“一个人,要活得好,先就该装饱肚皮,快活快活,别的可不要想,一想,就出岔子了。世间事是想不得的”。

文艺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品

从昆明继续赤脚漂泊,到缅甸的仰光,遇到了令他终生铭感的万慧法师。在当地的报纸写点小说谋口饭。但真正激发艾芜文艺兴趣的是一件事。艾芜在序言中写道:

有一次,在仰光的戏院里,看见一张好莱坞的片子。内容大概是这样:新闻记者爱一名舞女,在美国经过一些惨痛的波折,都未达到成功。随后舞女到中国卖艺,新闻记者打听得这个消息,便远远地尾着追来。恰碰着辛亥革命之秋,正是中国大动乱的年头,这一对年轻的恋人,刚要会在一块儿互道思念之苦的时候,突然在人间失踪,关进黑暗的狱里去了。然而,事情又凑巧得很,两人居住的囚室,只仅仅隔了一层墙壁,彼此可以听着声音,而且,两人的手,只要各从室门的洞上,伸了出来,就能够互相热烈地握着。但是,使他们俩都着痛苦而又伤心的,便是现已手握在一块了,却还不能面对面地相看一眼。

关于犯罪的事实,且单举舞女的来说吧。她在一位清朝大员的府上卖艺,适值当地民军起事,将那大官杀在后花园里,舞女恰来碰见了这样流血的惨剧,人几乎吓昏了。那时,大概又是正当清廷和民军议和的消息传来了吧,民军的领袖,便趁此机会,把杀死清朝大员的罪名,轻轻地加在舞女的身上,且要处以大辟的惨刑。

当舞女将要拉出去砍头的那一天,新闻记者似乎买通了看守,逃出监狱,便飞奔到电报局去,向美国发出求救的急电。于是,太平洋上的美国军舰,马上乘风破浪,向中国驰来,且放出飞机,挟着炸弹,飞往求救的地方。正值撕衣上绑的舞女跪在断头台上,让万众参观,给两位屠牛大汉挥刀要砍的时候,美国的飞机到了,轰然一声,炸弹从空投下。这一来,全戏院的观众,欧洲人,缅甸人,印度人,以至小国人,竟连素求切齿帝国主义的我,也一致噼噼啪啪大拍起手来。

而美帝国主义要把支那民族的“卑劣”和“野蛮”,“TellingTheWorld”(这影片的剧名)的勋业,也于此大告成功了。因为,我相信,世界上不了解中华民族的人们,得了这么一个暗示之后,对于帝国主义在支那轰炸的“英雄举动”,一定是要加以赞美的了。

虽然,从此认清了文艺并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品,但要把一生的精力,灌注在或部分地灌注在那文艺身上,似乎还没有这么打算过。

这个故事我印象很深。又会不由自主联想到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观影导火索。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深邃的思考,这个世界真的没有那么敞亮。

后来艾芜放逐回国,来到上海。在好友沙汀的鼓舞和帮助下遂将南行的经历一一付诸笔端,于年11月在上海完成处女作《南行记》。艾芜最后为什么又来到上海,我不得而知。但想到民国期间那么多作家正是在上海慢慢酝酿文字。或许回到上海的艾芜在梧桐叶满地的街道上突然放慢节奏,往事经历一一涌上心头,不能忘怀。

少了浮躁

年拍摄了同名电视剧《南行记》,共6集,由王志文和许晴主演,堪称经典。电视剧没有宏大叙事,专注于普通民间社会的真实素描,采取了一种纪录片纪实和电视艺术交叉的表现手法,很新奇,描述很传神。

那个年代的电视艺术少了些浮躁,少了些刻意的价值判断,少了些虚假做作,多了些真情流露,多了些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这本处女作,就艺术上讲,也许是说不上的,但我的决心和努力,总算在开始萌芽了。然而,这嫩弱的芽子,倘使没有朋友们从旁灌溉,也绝不会从这荒漠的土中,冒出芽尖的,而我自己不知道现在会漂泊到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去了”。

大美的南疆,想起去云南支教的那些日子,又想起那些淳朴的人们和孩子们。一提起漂泊,就心神向往,仿佛那是人生最销魂的事。我想也是。

---end---

本文为作者(李龙飞)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媒体机构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版权所有。

或许你还感兴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