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货车司机金德强事件在网络上的持续发酵,让我不由地对身边的货车司机群体进行了番重新审视。常年身处山西产煤区的我,也没少从事煤炭运销活计,自然少不了与货车司机这个群体打交道,自己眼里对货车司机群体有这么几个印象。
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接触中的货车司机,很少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更多的是高中以下学历。学校毕业后,没有一技之长,学个“大车本”,就驾车上路,以此谋生。虽然辛苦,但确实收入不错,不仅能养家糊口,还能发家致富。身边就有好多货车司机朋友,他们每月收入基本在七八千左右,甚至更高,而且是下车就算账,不存在拖欠工资一说。一些头脑灵活的,先给别人开两年车,然后自己分期付款买个车,自己当车老板,以求挣更多的钱。
谁都想吃一口的唐僧肉
平时与他们交谈中得知,或亲眼所见,他们就是很多人眼里的唐僧肉。找货源需要付信息部一定的信息费;装车时,因为超限(治理货车超载)的严格要求,货车不能超载出厂,司机为了能在装车中间(在地磅与装车点之间)少跑几趟冤枉路,就要给铲车司机、场地管理员好处费,否则可能让你吃好多哑巴亏;路上跑的时候,交J、路政各种罚款,其中就有些名目牵强的“不得不缴”;到了卸车地也一样,也得给场地管理员塞些好处费,要么半天没人搭理你,要么不能及时卸货;路过村庄,或者人多处时,更是得小心再小心,稍微有些剐蹭、碾压,你就得拿钱来消灾,否则很难脱身。
出门在外的“受气筒”
拉货跑运输,特别是半挂车,只有跑长途才能挣到较高的运费,短途不好挣钱。出门在外的货车司机,真的是“出门矮三分”。走到哪都得陪着笑脸,不管是煤矿上的场地管理员、铲车司机、还是路上碰到的执F人员,甚或是途中停车点的当地路人,都敢对你出言不逊,面对此类情形,司机师傅们为了少惹是非更多选择了默默承受、息事宁人。亲眼见过有位司机倒车不慎,碰了下栏杆,情急之下的场地管理员训斥中间扇了其一巴掌,作为旁观者真的很无语。
风餐露宿是常态
货车司机基本是吃住在车上,很少在途中去住宾馆休息的,途中在饭店吃饭比较常见。但吃饭很不规律也不正点,不是着急赶时间就是路上没有可口饭菜,司机经常是饱一顿饥一顿的,以方便食品充饥是常事。作息不规律,货车上路,基本是你开一程我休息,然后轮换着开,车上睡眠质量可想而知,只有下车回家后才能睡个甜美觉。长时间跑长途的货车司机,或多或少都要落下一身毛病。
业余生活单调无趣
行车路上的闲余生活,可以说是单调无趣。记得08年那时,智能手机还没流行,手机里的小视频和小说,就是他们的消遣品。那时国道上到处开着各式小饭店,其间隐藏着好多灰色生意供过路司机玩乐,趣味低俗的娱乐活动,更能吸引他们的光顾。智能手机流行的当下,看视频、拍视频成了他们业余生活的常态,现在从小视频平台里就能看到很多有关卡哥卡嫂生活的小视频。
货运市场的无序竞争、过度竞争
在我身边,随着煤炭市场多年的持续火热,投入煤运业务的半挂车是越来越多,有些县区甚至整村的人买车跑运输,货运以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了当地的重要经济来源,汽贸车行为了更多地推销车辆,不断地降低首付费用,零首付提车成为可能,致使更多的人踏入了货运行业。随之而来的就是运力饱和,竞争激烈。由于贷款车主承受着每月的月供、人员开支等压力,为了维持运转,有时超低利润甚至没利润都要接活,这就引发了无序竞争,扰乱了正常的货运市场,导致现在的货车司机们哀声一片。
危险随行
车行路上,无处不是风险,因为疲劳驾驶,紧急刹车不及,小车争道、抢行、加塞等等引发的事故层出不穷。因车祸引发的家庭悲剧常见报端,真的令人唏嘘。
货车司机群体是个形象复杂的群体,他们的辛劳支撑着全国货物的流转,有人为此发家致富,有人为此熬坏了身体,更多人在坚守着这份或许并不热爱、却要赖以养家糊口的生计。
无疑,他们身处在食物链的最低端,路遇不平又有几分抗争力?他们这个群体的娘家又在哪里?
漫漫货运路,只有家里那盏明灯最让他们心头发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