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介绍 >> 正文 >> 正文

晚熟的人人老了,劝你少去别人家串门,

来源:消遣 时间:2022/12/2
北京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岁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而这一年,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过了整整31年。

辉煌来得虽迟,但终究是来了。

获奖之后,许多读者比莫言还着急,希望他尽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长达8年的时间。

8年之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他说:“八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抛却外界的繁华浮躁,闭关潜心创作,用8年时间精雕细琢,打磨出一部足够优秀的作品。

一向不着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一个至简至深的真理: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辉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点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实积累的结果。《晚熟的人》让我们明白了,人老了,劝你少去别人家串门,原因如下

01、卷首语

周国平说:“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

人总是害怕独处,尤其是到了老年。在变老的路上,总是希望有人陪在身边,消遣时光,杜绝孤独。

人老了,喜欢热闹繁华,不希望冷冷清清地一个人面对春去秋来。喜欢孩子的笑声,喜欢很多人聚在一起,大声地谈天说地才高兴。

喜聚不喜散,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懂得的心境。

人老了,害怕孤独,总想多制造一点热闹,所以,总是忍不住想要去别人家串门。但是,有些热闹往往会影响身边人,有些热闹,需要谨慎制造。

人老了,少去别人家串门,以下几个原因你一定要清楚。

02、人老去串门,会影响别人的生活

人生在世,拥有能串门,触手可得的友情,是值得珍惜的。但是,无论感情有多好,别总是去别人家串门。

因为,去别人家串门,会打扰别人的生活安排。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小敏家》中的王素敏在女儿家生活,她勤劳能干,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陈卓的父亲陈天福。

陈天福不请自来,总是喜欢去王素敏家做客。一坐就是很长时间,到了饭点还不走,希望“蹭饭”。

王素敏也不好意思真的把他撵出去,也会多煮一碗饭给他。

陈天福喜欢有人陪着的感觉,希望能常来常往,但是王素敏不喜欢,很直白地拒绝。

人在相处中,要学会给自己和对方多一点分寸,就算是热情也不能只顾自己开心,不顾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偶尔去别人家串门或许没什么,但是要知道别人有什么样的顾虑。

不要经常去别人家串门,不要总是去蹭吃蹭喝,不要总是索取,总让别人带给你快乐,你却总是给别人添麻烦,否则,会让人生厌。

人老了,别总是去别人家串门,影响别人的生活,打乱别人的生活节奏,也不要总是强人所难。人,活着贵在自知。

03、人老了,身上的坏习惯不讨人喜欢

在这世间,每个人都是这世间的一片树叶,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但是,也没有一片完美的树叶。

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人老了,总会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轻易去别人家串门,可能会不讨人喜欢。因为,谁也无法成为别人眼中的完美对象。

《知否》中的王若弗,亲姐姐康王氏经常去她家串门。

王若弗性子直,不懂得为什么家里人都不喜欢她来家里做客,不听劝,总觉得这个姐姐是对她极好的人。

后来,才知道,康王氏的来访,带有不良之心,喜欢算计他人。就算是骨肉至亲都不放过,牺牲别人努力去够属于她的幸福。

如果,人老了,总是去别人家串门,不仅仅是为了排遣寂寞,还有更多的想法和目的,那么,会让他人厌烦与恐惧。

轻易去串门,打扰别人家的生活,总是去麻烦别人,去消耗情意换取利益,那么,友谊总会被消耗殆尽。

人老了,少去别人家串门,因为,你自身的缺点,可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钉子”,令别人无法接纳。

04、总是去别人家串门,反而破坏感情

人老了,总觉得自己懂的事情多,很爱干涉对方小辈的生活。话随随便便就说出口,让对方心里很不舒服。

比如:去别人家串门,人家的孩子想要创业,什么情况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说年轻人,创业就是浪费钱,还一定会失败。那么,他可能会让别人都很生气。

喜欢“说教”的人,去别人家串门,有时还没有问他的意见,他就喋喋不休,给人出谋划策,希望对方按照他的意愿去处理事情。

去串门,本意是聊聊天,能让彼此过得更快乐一些。可是,如若说话没有分寸感,总是让别人生气,会让别人很不舒服。

人老了,去他人家串门,要懂得分寸,不要让自己搅进不必要的纷争。不要因为对方家里惹麻烦,要懂得积口德就是给自己积福报。

人老了,去别人家做客,更要改掉“说教”的习惯,喜欢多管闲事的缺点,以及“倚老卖老”的作派。

05、总结

《平凡的世界》中写道:“时光静悄悄地流逝。世界上有些人因为忙而感到生活的沉重,而有些人因为闲而活得压抑。”

人老了,无论忙碌还是闲着,请用心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在晚年,学会和别人有分寸感的交往,会更讨人喜欢。

串门是一种主动社交,是增进彼此感情的桥梁。但是,在去别人家串门时,要观察对方是不是喜欢热闹,你的到来是不是让对方觉得被打扰到。

不要因为串门给别人造成困扰,给别人带来麻烦。去别人家串门,不必总是提意见,更不要,影响到别人的生活。

舒适的串门方式一定能和你增进情感,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相互串串门,让日子有更多快乐来点缀。

人与人之间交往,一定要注意分寸感。有分寸感的交往,才能让人久久不厌。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他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

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莫言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获诺贝尔奖之后的首部作品,于年出版。由12个故事组成。整体上属于现实主义题材,作者本人也参与到了其中,刻画的是当代农村社会的众生像,很贴近生活。

莫言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他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我们可从书中学来智慧,将人性研究透彻。

《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

读了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本书太接地气了,没有什么优美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风景如画的意境。有的是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而最妙的是他写文的视角。他通过了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跟社会风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的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

如果对莫言的《晚熟的人》和《生死疲劳》这两本书感兴趣,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