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介绍 >> 正文 >> 正文

别笑,脱口秀是个严肃的事

来源:消遣 时间:2022/12/3
北京哪里可以能治疗好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via《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最近,每周三周四的早上,编辑部的讨论话题都格外统一:昨晚的脱口秀节目。跟上海一票难求的脱口秀市场不太一样,身在北京,大家还没形成下班去看脱口秀的习惯,每年的脱口秀综艺就是我们最集中接触脱口秀的机会。

除了讨论谁的段子最炸,编辑们还会(变态地)分析段子的逻辑、节奏和文字梗。还有同事已经兴致勃勃地准备报名参加线下开放麦了。毕竟,李诞说过,每个人都可以讲五分钟的脱口秀。

但在好笑之外,脱口秀还有一些别的什么,等待我们去辨析。可能是所谓一切喜剧的底色,或者调侃的边界,又或者是最简单的文字技巧与规则。

今天我们分享的文章,来自单向空间编辑总监罗丹妮,是她“观看”脱口秀的另一种方式。

一个文字工作者

能从脱口秀中学到的

罗丹妮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怪毛病。

就是,眼睛总得看点什么带字的东西才行。我指的是不看书、不看手机的时候。

等公交的时候看站牌、坐地铁的时候看广告、大号的时候如果不幸忘了拿手机就只能盯住门背后的三行字(如果幸运的话可能是两行歇后语)。

我是从小就有这癖好,字儿认得不多的时候,就喜欢找来带字的东西看。比如,收在爸爸写字台抽屉里的《夏普SHARPVC-K88录像机使用说明书》《车间工作手册》,“工作”和“手册”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就一直是有强关联的两个词。

所以第一次听李诞说,他竟然写了个几万字的脱口秀工作手册时,我立刻要过来读,第一个想法是:脱口秀演员是个严肃的工作啊!

打开文档,三万多字一口气读下来没停,边读边画线、做批注,有点像看着视频直播的公开课兴致勃勃地发弹幕,很多“工作准则”“注意事项”就像是对我们这些每天跟文字打交道、天天想选题写文案的内容编辑说的。——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观察和看的区别,工作和生活是否需要界限,如何从生活中取材,怎么做到真实地表达和情绪的交流,风格是怎么回事,品位要怎么培养?

我兴奋地跟李诞说,这个册子只作内部交流太可惜了,它的读者大有人在,我们把它作成书公开出版吧。

接着,说干就干,半年的时间里,针对前面李诞已经完成的十八条,前后出了三四版访谈提纲、做了两轮(我们中间还换了人、换了采访思路)、几十小时的一对一访谈,最后,从四五十个问答中挑选出了最后的十几个,希望做成一本对所有内容创作者有启发的小册子。非常奇妙的机缘,读客的董事长华楠读到了这个小册子,爱不释手,找到李诞,提出了要把这本小册子做成一本畅销书的设想。

时隔半年多,这本手册终于在读客小伙伴的积极推动下面世了,我终于可以跟我的编辑同行们分享下在这本“脱口秀工作手册”中我收获到的编辑心得。

1.创作是一份调动你一切人生的工作。一份即便调动了一切,也常常创作不出来的工作……选择了这个行业,想要做得好,请尽早放弃分开工作和生活这种有害的想法,请尽早学会在工作中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中工作的办法。

对于编辑来说,读稿子、改错字、写文案也许是能在“工作时间”完成的,但那些所谓生活的部分,比如,准备食材做饭、看综艺节目消遣、读闲书放松、与朋友家人聊天……每一部分,都是在做选择、做表达,都是在以某种方式体验、感知自己或是他人的情绪、心理、思想——了解你自己,了解你自己的真实需求、趣味偏好、现实处境,也就是了解你的读者。你就是你要做的那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如书中所说,“创作工作也只是一份工作。它只是一份跟你的一切分不开的工作”。

via《黄阿丽:小眼镜蛇》

哪怕只是一行文案,也是一种创作,策划一个选题、一场活动,也是一种创作。它动用的是你在生活中“看”过、“听”过了海量的信息后,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后形成的你自己的趣味、视野和表达。你觉得,什么是我们今天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