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假装不努力的样子,真的好努力!
大家好,我是一个清华五道口研一在读的学生,本科院校是一所中游。今天,我想跟大家从头讲讲我的保研故事……
我的大一
像个傻子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形容我的大一生活,那就是“像个傻子”。像大多数的同学一样,挣脱了高考的枷锁后,总会失去理智的放肆一回。所以,大一的时候上课“正大光明”的打瞌睡,下课逛街、打卡网红景点、聚会……做的最正经的事儿就是“浪迹”在各大社团之间。
就这样自认为很充实地过完了大一上学期,仗着自己的“小聪明”,加上考试前的突击,期末成绩不能说名列前茅,但也还是不错。
整个过程的转折点是在大一下学期结束,我还是像上学期一样,临阵磨枪准备着期末考试。这次让我傻眼的是,“小聪明”不好用了,我的成绩一落千丈,甚至我曾一度引以为豪的数学成绩勉强飘过。而平时和我一起玩的比较好的同学,成绩却都名列前茅。
我开始反思……
开始反思
后来者居上
我发现我只看到了朋友们和我一起“鬼混”的时候,我却没看见:
没看见她们床帘后面床桌上厚厚的书本;没看见她们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台灯充电;没看见当我上课打瞌睡时她们认真地做着笔记;……其实我不是没看见,她们也没有背着我去努力学习,而是我忽略了。当我在图书馆偶遇室友和她男朋友在图书馆的时候,没有想到她说的“约会”是在图书馆;当室友给我一本画着重点的课本时,只以为是她从哪个学霸那里借鉴的。
原来,虽然我和朋友过着一样的生活,但是重心完全搞错了。她们只把和我一起“鬼混”的日子当成消遣,而我却把消遣当成了全部。
马云曾经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放假的时候,每当他要学习,总有一群小伙伴们来喊他出去玩,他总是高高兴兴地就跟着去了;然而等他玩的尽兴,回过神来的时候,小伙伴们大多都已早早回家学习,只剩他还在那傻傻地玩……
努力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绝大多数成功的“演讲者”,都不会在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时,强调自己有多么努力。因为这个道理,好像大众也都知道。这使得他们的成功方法,听起来并不够那么酷,也容易显得自己在天分和才华上,显得与普通大众并没有什么不同。多数人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机遇、方法,这样才能彰显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我的大二大三
并非天生是王者
没有人天生就是王者。“幸运”真的不会持续太久,特别是做学术,没有人能凭借“幸运”走很远。
于是,我大二大三这两年开始有针对性的准备一些事情。在这里,我想先跟大家强调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先知道未来要走哪条路。
因为很多原因,我知道自己未来一定是要读研的,但是这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可以“保研”。我也只是冲着做好这几件事也许考研的时候能加分的想法去准备的,还好对我后来保研成功起了很大作用。
1、玩命学英语
坚持每天背十个单词。这个笨方法真的很有用也很必要,因为六级从根本上说就是单词量的积累,考验大家的毅力吧。方法很简单,坚持下来很难。
疯狂刷题。这个是在六级考试开始前两个月开始用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让自己能一直保持语感和“手感”。
练习听力。放松时间改成了刷美剧,一定不要看带中文字幕的那种;可以下载一些练习听力的APP,亲测也是非常有用的。
最终,我的六级成绩是分,大三就没有继续刷六级。
2、完成一篇核心
发表核心期刊,对于本科生来说是非常难的。所以,仗着自己平时学生活动比较多跟老师接触也比较多,然后找到了我们专业的大佬,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愿意给你打杂,但是我想发论文。(请根据老师脾气找方法,这条并不适用于所有老师)
后来,就和大家想象的一样了,除了上课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跟在老师屁股后面打杂。当然,感谢我打杂的这段时间,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再后来,我就成功有了一篇核心,虽然不是一作。
3、参加竞赛
竞赛这方面没有特别多的经验为大家分享,其实只要努力和上心,基本上都不会错的。我只参加了两个竞赛,美赛和大英赛。
感谢我的“心机”室友和我一起组队参加美赛,最后得了F奖;大英赛也获得了国一,还算满意吧。
最后,我想说,成功从来都没有捷径。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还有,千万不要相信那些看起来不努力的人,他们真的只是“看起来”不努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