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我给家里两兄弟一人送了一盒月饼,没想到,却让老妈有些不高兴。
从小到大,老妈都是家里的绝对权威,她是老师,无形中把对学生的威严气质带回了家里。我们三个孩子也都曾经是老妈的学生,所以对于老妈,那都是既爱又怕,唯命是从。不仅是我们,包括老爸,也是对老妈唯唯诺诺,很少敢发表不同意见。
老妈和老爸,那真是一场老式的婚姻。他们年轻时其实是媒妁之言,由家长们操办结婚的。老爸是十里八乡唯一的大学生,金凤凰,老妈是当年的高中生,秀气能干,两人算得上条件相当。他们成婚后一开始两地分居,老爸在重庆部队任军医,老妈在乡下农村学校做民办教师,老爸一年回家探亲一次,待上一个月。慢慢的,有了我哥后又有了我最后有了弟弟,老妈也终于获得了随军的机会,从老家农村也来到了重庆城里。
住在一起后,老妈和老爸的性格差异就体现出来了。老爸性格内向,除了喜欢读书,就是好喝两口小酒,既不擅长做家务,更不喜欢人际交往,基本没啥社交圈。与此相反,老妈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农村女人,却很快融入城市生活。她不仅学会了南方人用煤炭炉子做米饭,炒肉丝,也在调入的当地学校里干得有声有色,成为了主课老师,最厉害的是,还有了一帮关系很好的当地朋友。实话实说,女人的适应能力真的是远超男人的。
转眼十年过去了,我们三个孩子一天天长大了,老妈越发体现出了她的能力,家里家外看起来都超过了老爸这个大学生。老妈不仅每天要做三顿饭,还把我们三个收拾的干干净净,穿的整整齐齐,而且自己还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最厉害的是,她的人际关系广,能耐也大。而我老爸,虽然也在杂志上发表过几篇有分量的论文,但因为不善言谈,当不了领导,十年如一日,仍然是一个普通牙科医生。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老妈经常埋怨老爸,一方面埋怨老爸只会读书,不会巴结领导。另一方面,家里的事情,也全要靠她。有时候,老妈在厨房把菜做好了,忙得满头大汗,老爸还在悠闲地看他的书,连收拾桌子端饭菜都没想到,气得老妈河东狮吼。
这种往往是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老妈唠唠叨叨数落老爸,老爸或者低头不语,自顾自喝一杯小酒,又或者是老爸忍不住顶老妈一句,然后被老妈呛得更凶,老爸只好继续喝自己的小酒。
记得有一次老妈大发脾气,医院里分房子,大家都期盼着想要楼顶可以带花园那种户型,一共有十套,要说资历,老爸属于老医生,怎么都该排在前面,结果被一位资历较浅的年轻主任拿到了最后一套,医院里和老爸同工龄的就他没分到那个户型,气得老妈数落了老爸一个月。
但是,老爸虽然没能当官,也不会做饭,更不会为自己争取利益,但是老爸的医院里最厉害的。老妈的朋友多,谁都有个自己牙疼或者孩子需要矫正牙齿,又或者拔掉智齿之类的时候,老爸都是手到病除,每次都让老妈倍有面子,这方面,老爸从来不会让老妈失望。
而且,虽然不善言辞,但是老爸还是有实际行动让老妈高兴的。老妈长期伏案肩膀疼,老爸就帮她捏捏脖子和肩膀,那个年代老师都要自己出试卷,老爸就晚上帮老妈刻卷子,他写的字比老妈还漂亮工整,其他老师都很羡慕。老爸做饭实在没天赋,但是他擅长洗衣服,有空就把家里脏衣服收起来坐在那里洗。
随着他们两年龄越来越大,老爸好像就越来越依恋老妈,我记得但凡家里有啥事情,老爸的口头禅就是:去问问你妈吧。偶尔老妈下楼去办个事情,老爸没能跟着去,他就会在家里心神不宁,隔一会到阳台张望一眼,还会嘴里念着,怎么还没回来啊?
慢慢的,老妈好像也不再嫌弃老爸生活和社交方面的笨了。人前人后,老妈都骄傲地宣称,老爸是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老妈说老爸脑瓜子好使,不仅会读书,象棋也下得好;老妈说老爸出门从来不迷路,不像她,所以到哪里她都要跟着他才行;老妈说老爸对我们外公外婆好,每次回老家都要给老人带好多礼物,还曾把两位老人接到重庆来治病。老妈还说老爸会品酒,是不是好酒,一闻就知道。
老爸喜欢喝酱香型的白酒,特别是贵州习酒,老妈的朋友都知道这点,所以偶尔会送给他们两。只要家里有习酒,老爸就巴巴地惦记着。吃饭时老妈会允许老爸喝两口,这也是老爸最开心的时候了。
很多次我们回去吃饭时,都能看到这温馨的一幕:老妈炒了几个菜,然后给老爸倒一杯习酒,老爸赶忙帮着摆好碗筷,然后美滋滋地喝一口酒,吃两口菜,边吃边使劲夸老妈的手艺,夸得老妈眼角眉梢,都堆满了笑意盈盈的皱纹。
虽然那些年老妈不再对老爸有什么抱怨,但她又有了新的烦恼,那就是我们三个。
我哥自己从老妈给他联系的啤酒厂辞职出来了,他一直喜欢园艺,学了一段时间,自己开起了花店,但是生意很一般,让老妈忧心忡忡。还有就是我哥找的媳妇,虽然长得漂亮,但是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让老妈心里也很不满意。
我弟进学校上班的工作是我妈想办法解决的,但我弟贪玩,一直没能考过教师资格证,只能在学校里从事勤杂工,这也是老妈心里一个大疙瘩。
我虽然工作不让老妈操心,自己考进了一个带编制的好工作,而且工作了五年就提干,让老妈很自豪。但是那几年我的婚姻大事,也是让老妈操碎了心。结婚五年后,我带着女儿离了婚,成为了一个单亲妈妈,说实话,我知道我的事也把老妈愁的晚上觉都睡不着。
每当老妈心烦的时候,老爸就总是陪着她慢慢地开导她。老爸总是说,儿女自有儿女福,让老妈不要担心。后来,老爸鼓励老妈把小时候爱画画的兴趣捡起来,让她多画画这样有个消遣。为了支持老妈绘画,老爸不仅每星期陪老妈去老年大学上课,还学会了简单的炒饭炒菜,这样老妈就有更多的时间专心绘画了。
老妈以前总是调侃老爸,说她会比他先走。因为老妈身体不太好,又有高血压,还有冠心病。而老爸每年体检,都没啥大问题。老妈说我要是走了,老头子你还是想办法再找一个,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了,要是没个女人我怕你会饿死。老爸说我有三个孩子,医院里面有食堂,我怎么都不会饿死。两个人就有一句没一句地开着玩笑。
没想到,身体比老妈还好的老爸,却突然因为一个术后感染,走在了老妈前面。
那段时间,老妈整个人都傻了,总是坐在家里发呆,我和女儿怕她想不开,坚持把她接到了我们家里住。大半年后,到了第二年春节,我那时候已经再婚,和老公合计想带她假期去云南散散心,出发前夕,老妈坚持说要先去老爸墓前,和他说一声,再出去过节。
那天,老妈带了一瓶贵州习酒,还带了一些她亲手做的饺子,老爸最爱吃的绿豆糕,去看老爸。老妈倒了一杯酒,洒在老爸墓前,刚开口说了一句老头子,就泪如雨下。平常在家,老妈经常围着外孙转,情绪很稳定,我还以为她已经慢慢从老爸离开的悲痛之中走出来了。
老爸的坟前
那天可能是压抑了很久的悲伤一下子爆发出来了,老妈一发不可收拾,哭得呼天抢地。我从来没见老妈哭成那样。在声嘶力竭的哭声里,又好像是骂又好像是哭,翻来覆去就是一句:老头子你怎么就这样狠心先走了。老妈哭着哭着,竟然一下子晕倒在墓前,吓得我和老公赶紧去扶她,只见老妈嘴角吐出了白沫,翻起了白眼。老公有经验,说估计是心脏病发作了,赶紧去摸老妈带的小包,从里面翻出来速效救心丸,塞进了老妈嘴里(后来才知道这个举动确实是救了老妈一命)。我被吓得也大哭起来,边哭边去掐老妈的人中,大约过了几分钟,老妈才悠悠地醒过来,我们不敢耽搁,医院。
老妈的这次就医经历我终生难忘,医生检查后说老妈心肌已经百分之九十多梗死,情况很危急,医院老妈肯定没了。医院重症监护室待了整整三个星期才脱离危险。后来老妈说,她觉得自己已经要跟着老爸去了,但是冥冥中,她好像看见老爸来到她病床前,给她说一定要活下去,孩子们才没了爸,不能让孩子们又没了妈,因为这句话,老妈才顽强地挺过来,又从鬼门关回来了。
让我们欣慰的是,从鬼门关回来的老妈,突然把一切看开了。她说既然答应了老爸要好好活下去,既然要好好陪着孩子们,那就要过好每一天,老妈一下子顿悟了。
这些年,除了画画,老妈还跟着我们一起去过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到处旅游。因为她身体不好,不敢坐飞机,我们就每次自驾出去,也不走太远的地方,免得她太累。
我和老妈
慢慢的,就是长途坐车她也觉得吃不消了,再加上这几年疫情,大家也不能出远门了,我们也追时髦,带着老妈玩起了露营。
虽然说是露营,其实每次老妈就是跟着我们在户外悠闲地坐一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老妈觉得这样很放松,也很舒服。但是到了晚上,通常都是我们睡帐篷,还是要给她单独在附近农家乐或者酒店定一个房间住宿。
每次去露营,老妈都很开心,她也跟着我们学会了如何搭天幕,如何摆放简易桌椅,有时候,我们把天幕搭在草坪上,老妈还要脱了鞋,光脚去感受一下小草的柔软,开心的像个孩子。
老妈和我们一起户外露营
今年中秋,老妈听说我给了两个兄弟一人一盒月饼,还有些不高兴。在老妈的眼里,虽然她一点也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也觉得她的两个儿子应该过节时自己买月饼,然后能带着月饼去看望她,而不是需要女儿分月饼给他们。
其实,这些年,不仅是我再婚后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不再让老妈担心了,我哥两口子也慢慢养大了孩子,现在也生活得挺好的。我弟更是升职成为了学校的后勤主管,同时还要负责学校的安全,基建,工作上展示出了能力,越来越受到领导的器重,让老妈也终于可以放心了。
之所以今年中秋我给他们两各送了一盒月饼,那也是因为我老公朋友送了两盒,有多的,我家里两个孩子都不在跟前,吃不了这么多,自然分给自家兄弟了。
看到儿女们也不再让她操心,老妈现在也越来越会享受生活,平日里自己画画,周末的时候,就和我们一起玩。这次中秋,我们就带着老妈,还有老哥一家(老弟加班),一起来到了铁山坪露营。
老妈的画作
我们在山上找寻了一片开阔的草坪,搭起了天幕,帐篷,还支起了小桌子小板凳.。
微风习习,空气清新,老妈说这样过节,比待在家里舒服多了,难怪大家现在都喜欢户外生活。
老妈为了这次露营,早上六点多起来,给我们烙了一大堆面饼,薄的,厚的,各有一大盘。我和老公做了凉面、稀饭,我哥他们也买了卤牛肉,卤鹅,凉拌豆干,吃的喝的,大家摆了一大桌。
布置好了这一切,老妈留了一个空位,摆上了酒杯,拿出了一瓶贵州习酒,满满地倒上一杯。这也是我们家每年中秋的习惯:还给老爸留个座。
天空满满暗下来了,中秋的月亮慢慢爬上了树梢,又大又圆,在夜空中散发着柔和而又温馨的光芒。月光下的老妈,笑而不语,默默地看了一眼旁边的酒杯,顺手拿了一张面饼,吃了起来。
明月如君子,共沐万家圆,这世上的感情,虽然不见得都能长相依,但这要有这份惦记,就都是一种团圆。
中秋之夜,希望天下的家庭,都能团团圆圆。也祝我亲爱的老妈,一直这么健康开心下去。
中秋那天的夕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