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可以反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一个巅峰之作。精良的画面配以丰满的剧情。无论大人小孩都沦陷期间,是一部家庭消遣周末时光的良心之作。而从一个心理学者的角度,可以看到原生家庭对人的心理产生变化。灵珠跟魔丸决定了两个人的气质跟秉性,魔丸投胎的哪吒,具有毁天灭地的气质跟秉性,是一个顽劣不化的小孩。灵珠投身的敖丙,水灵清秀超凡脱俗贵气逼人出生就自带光环。
但是两人却出生在不同的原生家庭。哪吒出生在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家里。在他的原生家庭可以看到了无条件地接纳包容。尽管小哪吒一次次的瞎胡闹。让父母走向群众的对立面。母亲还是无限的怜爱。看似严厉冷漠的父亲,为了拯救自己儿子要求用符咒调换哪吒,自己来承担天雷之劫。同时又并不无限的纵容和溺爱。
还有师傅太乙真人。被变身术戏弄成猪头,还不忘夸哪吒天纵奇才,用客体关系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哪吒生活在包容性非常好的环境里,这种环境为他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即便是天生戾气横溢,毁天灭地的大魔头,在这种原生家庭环境下也被慢慢的感化。
敖丙身为龙子,肩负着光复整个龙族的使命。为使整个龙族脱离牢狱。一个家族的希望压在小小的敖丙身上。所以他天生忧郁。龙王连同它的族人们将自己身上最坚硬的鳞甲。拔下来给敖丙做成了“万鳞甲”,这简直是全村人的希望呀。
就好比全村出了一个大学生。村里每家每户抓一把小米,凑一些盘缠。背负了全村人的希冀的目光,可是一走到城里,人家一看你头上的犄角就知道了底细!所以敖丙的原生家庭是不幸的。更不幸的地方在于,他被师傅申公豹当成了一个向元始天尊证明自己的筹码,筹码是随时可以丢弃的。
敖丙本是一个心性纯良的孩子,一旦被人发觉头上的犄角。家族的使命感让他选择了违背自己的天性的做法,于是打算活埋陈塘关将所有的人都灭口。直到哪吒对他说: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的时候,他的自我才彻底觉醒,坦然的共赴天雷劫。
里申公豹有这么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龙王说:龙毕竟是妖兽出生,哪能得到天庭的信任,龙王镇的不仅是海底妖兽,我们龙族也将永远禁锢在天牢里。申公豹跟龙王联手:他们都想通过敖丙改变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尽管这个别人是你自己儿子的名义,以自己徒弟的名义。
同样作为妖怪的哪吒。父亲李靖是这样对他说的:爹一直对你很严,知道你心里有气,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永远不要放弃。哪吒自己说:去你个鸟命,命运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由此可见,哪吒的父母将选择成魔成仙的权利交还给了孩子。哪吒到最后也深刻地理解到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上。
刚开始哪吒为了改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妖怪形象,改变自己在别人心中的成见,他去积极讨好别人。结果迎来的却是更多的成见,经过一系列的事情最终明白改变成见的不在于外界,也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的内心。因为自己的内心不被看见,不被理解,所以难免愤恨,难免偏激,难免愤世嫉俗。
在我们一生漫长的时光当中,来来回回会遇见很多人,但我们都在不自知的等待一个能看见自己的人,哪吒跟敖丙他们两个能够相互看见,于是他们成了知己。身负改变家族使命的敖丙,何尝不是人们眼中的异类,何尝不饱受成见的煎熬!最后在哪吒的引导下,他终于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改变别人内心的成见,推翻成见的大山,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
即便总在期待后失望,即便总在孤独中疗伤,依然努力绽放,绝不投降。从不拘泥任何世俗的目光,看向前方那光芒。如何改变别人对自己的成见,让自己在这个世俗的社会活出自我,原生家庭确保孩子成人之后活出自我允许成为自己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