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将生活看到了尽头,是生活最大的孤独。”
监狱生活对于大家来说是怎样的呢?我们大多数人能想象到的画面都是:要么死在了监狱里,要么出狱之后,整个人都老了好几岁,之后还要面临着出狱找不到工作的困境。
只不过,监狱从来都不会给人后悔的机会,这就是法律的严明与公平。
不过在北欧的挪威,有一家监狱画风却是不大一样,它是一座屹立在小岛上的一个监狱,它名叫贝斯托伊,被称作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监狱。
在这儿,囚犯们可以骑马,打网球,看电影,因此不少人都觉得:这简直是来享受的,这也跟挪威的犯罪率低有关。不过说来,世界上画风奇怪的监狱还并不少,有这么一座印度的监狱,偌大的监狱只关了一个犯人,因此他还被称作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囚犯。
年,有一位名叫帕蒂克的男子,因为涉嫌谋害妻子被捕,印度因为犯罪率奇高,导致监狱都不够住了,最后在警察的安排下,帕蒂克便是最关在了一座小岛上,除了狱警之外,整座监狱就只有帕蒂克一个人,这座监狱的名字叫做:第乌岛。
帕蒂克每天的生活节奏简单到令人发指,一个人光是自己房间就有50平米,除了其他的公共空间之外,帕蒂克都用了老长一段时间,才把第乌岛逛完的。
帕蒂克每天的生活除了发呆,并没有其他的事,为了排遣自己的无聊,从一开始找狱警聊天,到最后缠着狱警聊天,最后狱警跟帕蒂克,便是互相都变成了自己消遣的对象。
正是因为第乌岛的生活太过于无聊,帕蒂克当时最大的希望是自己赶快能转移一个监狱,而不是出狱了,但无奈的是因为印度其他监狱也是人满为患,帕蒂克离开第乌岛依旧是遥遥无期的事。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长期将自己的心情停留在不能随便说话,又不能倾诉的情况下,就会进入抑郁,这也是囚犯们会患上抑郁的重要原因,不光是帕蒂克,就连狱警都期待着印度来开发第乌岛,这样他们便是能够离开第乌岛了。
说到第乌岛的历史,那可是印度历史相当长久的一座监狱了,大约在多年前,第乌岛便是被印度划为了一座监狱。因为第乌岛四面环海,不便于犯人出逃,一些战争犯便是被关押在这儿,最后战犯们也慢慢在岛上郁郁而终。
这时候的印度也慢慢发展了起来,不少现代化的建筑都在印度本土上被建起,而印度并不是没有想过将第乌岛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但因为资金问题,这个计划迟迟没有开动,而印度也不愿放弃第乌岛这片土地,这也让不少人移居到了第乌岛,人口一度还达到了4.4万,这才让人迹罕至的小岛,有了相当一部分人气。
有人会问:帕蒂克这种牢狱生活,算不算过度的惩罚呢?从帕蒂克的生活状态都可以看出,再这样下去,迟早都会出现心理疾病。
不过这种“无聊”,严格来说,完全称得上是处罚的一部分,毕竟监狱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囚犯好好地反省自己,毕竟没有深刻的内心体验的话,一个人是很难意会到自己内心的错误的。
世界上的监狱体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多年了,有一个名叫“皋陶”的人,便是意识到一个社会想要健全发展,那就必须要做到“奖赏分明”,从而皋陶便是提出了“罚弗其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罚疑唯轻,功疑唯重。”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故意犯罪的人,一定要严格追究;对国家用功劳的人,也有必要论功行赏。直到今天,这项规矩还被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所接纳,这正是体现了皋陶的远见。
正所谓,一个健全的国家,一定是有着非常健全的法律体系的,人们安居乐业,国家才能最大程度稳步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