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在大家的朋友圈里,会不会看到这样的动态。
凌晨一点,发一张自己还在公司的照片,配上一句关于努力的文案,底下的领导同事纷纷为你的敬业点赞。或者再说上几句,加班让我快乐,诸如此类的话题。
朋友圈有一位朋友,时不时凌晨发个自己晚上加班的照片,最近一段时间,我听闻别人说他被公司辞退了。
当时的我很诧异,他不是做得挺好的啊,天天熬夜加班,兢兢业业为公司创造价值。这样的人也能被辞退,他领导是不是眼睛蒙了猪油?
有知情人说,他那哪是努力啊,你可能不知道,他白天的时候做事效率极低,一有时间就拉着同事去楼道抽烟,谈天说地。到了晚上,再拍照的时候做了点工作上的事,其余的时间不是刷视频就是打游戏。后来,领导知道后,直接就辞退了他。
不难发现,在职场中,总有一类人靠着假装努力刷存在感。一方面在朋友圈营造一种上进的表象,另一方面做着与工作无关的事。坦白说,这样的努力很假。
努力从来都不是靠卖弄得到的,它是靠你日日夜夜的积攒而来的,真正的努力会丰盈你的内心,让你从容豁达,处事不惊。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在职场中靠着假装努力去工作呢?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思维存在了误区,看到别人懒得到了领导的赞扬,而自己就像透明人一样,为了得到领导的高看,你开始在朋友圈包装自己,主动加班,勤恳做事。
可能你确实加了不少的班,也真正做了工作上的一些事,但如果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去做事的话,同样的会让你陷入假装努力的状态当中。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努力是要有价值的,它主要表现在能不能让你有收获,能不能为公司带来价值。
而假装努力,必然是不能凸显你的价值,反而还会推着你朝着平庸迈进。作为职场人,我们要谨记这两点,才能规避自己的努力是无效的。
一,认清自己想要的,并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
有人说,生活是一个坎过了一个坎的过程。再到了下一个坎,你也不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惊喜等待着你。
杨姐来了公司三年,前段时间又升职了,相反的在另外一个部门的同事,还是保持着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她每天工作勤勤恳恳,也没犯过什么错,该加班的时候也会加班,但就是职位上不去。
从她的日常工作来看,她却是挺勤快的,但为什么还是没有升职呢?我了解到,平时在工作当中,总有人要她做一些事,她都会去帮忙,时间一长,知道她是属于热心肠的人,有事没事就使唤她帮自己。
最近热播的《三十而已》,由毛晓彤饰演的钟晓芹,可以说是把便利贴女孩演得非常出色。她就像杨姐一样,工作态度没一点问题,一来公司上班,找她的人络绎不绝,全部都是做跟她无关的事,而她呢?乐此不疲,觉得是自己的本分。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她是可以拒绝这些事的。帮你是情分,而不帮是本分。尤其是在职场中,你有自己的责任要承担,一昧地帮别人去做,只会消耗自己的精力,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
你看上去帮了别人,实际上一点都没把自己的价值用在工作上面,试问?这样的努力,能让你得到领导对你的认可吗?
所以建议你,在职场中先做好本职上的事,不要把自己的时间放在无意义的事上,才能提升你的职场价值。
二,别做重复又无效用的事。
《一万小时定律》说,“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为什么会是一万个小时呢?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所以,它的关键点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练习。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有的人花了一万个小时去做重复相同的事,还是没有成为所谓的大师水平,他跟别人的一万小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曾看过一则新闻,有一位年轻的女博士,深入平民窟调查穷人为什么很穷的原因。于是,她像穷人一样,每天去工厂上班,晚上十点下班,下班后为了消遣自己的生活,会去酒吧或者是餐厅吃个饭,游戏了一会,就回家睡觉去了。
他们每一天的日子,都是这样反反复复。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他们没有达到所谓大师的水准?是因为他们陷在了“贫穷的死亡定律”当中,以最廉价的劳动力获取报酬,为了娱乐生活,再把钱花光。日复一日,除了年纪大了,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简而言之,当你在做重复而又无效的事时,你就被贴上了“贫穷死亡定律”的标签。
尤其是在职场中,为了摆脱自己陷进去,首先你要勤于思考,利用自己拥有的优势,善于去输出自己的价值。当你的价值被公司认同的时候,你的努力才是有价值的。
当然了,你还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一些书,给头脑增加知识增量,如此一来,跟别人去谈某些事的时候,不仅有话题聊,还能聊的深度。从而,一万小时定律才会对你有效。
作者:小凡姑娘,分享职场正能量,让你摆脱困扰,赶走坏情绪。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