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市场 >> 正文 >> 正文

光明时评不止娱乐消遣,短视频也是学习新渠

来源:消遣 时间:2023/10/10
药膏能治好白颠疯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91002/7508108.html

作者:斯迁

“你是否会烦恼蚊子为什么总爱叮你?是否会好奇人为什么会脱发?是否会疑惑森林大火为什么难扑灭?是否也想知道拔智齿到底能否瘦脸?”在短视频平台你有没有刷过这样的短视频?在通常的认知中,短视频是快的,时间短、更容易吸引注意力。而知识分享是慢的,需要消化吸收的过程。随着短视频的分类越发精细化。知识科普类短视频渐成热门领域。

什么是#;#;?它跟老鼠的区别是什么?你认识一种陌生生物会通过什么方式?小时候,百科全书和电视上的科普节目往往是获得此类知识的主要渠道。在互联网普及后,通过搜索和浏览获得信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知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动动手刷刷短视频,就能找到千奇百怪的答案。生物科普达人

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就是用抖音在线鉴别生物品种,为粉丝提供生物趣味知识。随着短视频蓬勃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拥有知识、热爱分享的科普达人。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看似无所不知,可还是有很多空白。在短视频建构的世界里,知识随手可得,不止于刷个乐呵。数十秒的知识类短视频,让用户在愉悦看完之后,还能有所思考和沉淀。和其他类别的短视频一样,知识类内容在短视频平台上没有水土不服,也以观看、社交媒体的方式存在着。不同于其他类别的短视频的是,从浅层次到深阅读,知识类短视频输出的不只是快乐。知识类短视频呈现给受众短视频的另一面,不只是娱乐解闷,在这十几秒的停留中,也有满满的干货。

传播学中有个知沟理论,指的是:经济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正是造成知识差距的主要因素。随着短视频的热潮席卷,在短视频建构的获知环境中,这种知沟正在被技术渐渐缩小。随手一翻的“快”节奏短视频里,有一些“慢”知识,用更通俗、凝练的语言,趣味的表演方式,来解构着科学的严肃,传递着知识的内核。

知识类短视频的走红,也激发创作者不断尝试创新投入到冷知识的短视频热潮。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将粉丝的获知空间不断外延,从有趣到有用,每一个冷门的小知识都有被看见的可能。短视频传播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打破了教育资源的时空界限。

从“一块屏幕改变命运”开始,屏幕之内的教育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