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发展 >> 正文 >> 正文

音乐有三种目的ldquo教育消遣和

来源:消遣 时间:2022/6/3
为什么会得白癞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601954.html

纪念作曲家柯达伊

JanosStarker演奏柯达伊大提琴奏鸣曲第一、二、三乐章

朱光潜(年-年),笔名孟实、盟石。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国学大师朱光潜教你如何读书

文/朱光潜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煞有介事的谈一点学理。他们——包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重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重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中国书里,我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济慈、雪莱、柯尔律治、白朗宁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塞罗》,歌德的《浮士德》,易卜生的戏剧集,屠格涅夫的《处女地》和《父与子》,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八云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

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见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者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获得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为获常识起见,目前一般中学和大学初年级的课程,如果认真学习,也就很够用。所谓认真学习,熟读讲义课本并不济事,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玩索一番。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这不能算是过奢的要求。一般读书人所读过的书大半不止此数,他们不能得实益,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而阅读时又只潦草滑过。

常识不但是世界公民所必需,就是专门学者也不能缺少它。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固步自封,以专门为藉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不过问。这对于分工研究或许是必要,而对于淹通深造却是牺牲。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比如政治学须牵涉到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心理学以至于外交、军事等等,如果一个人对于这些相关学问未曾问津,入手就要专门习政治学,愈前进必愈感困难,如老鼠钻牛角,愈钻愈窄,寻不着出路。其他学问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我们只看学术史,凡是在某一科学问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于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

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不相宜。不过初学者以科目为中心时,仍可约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意。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苏东坡与王郎书曾谈到这个方法: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并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朱子尝劝他的门人采用这个方法。它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以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所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所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

肖邦夜曲欣赏指南

入夏听肖邦夜曲

傅聪演奏肖邦《夜曲》

这首夜曲至少15种变化

巴伦博伊姆谈肖邦夜曲

邓泰山演奏肖邦夜曲二则

谈肖邦《夜曲》的演奏技法

阿劳的“夜曲几乎像叙事曲!”

略谈几首《夜曲》的演奏技法

一首肖邦夜曲,给没有空调的你

肖邦《夜曲》的触键和音色探析

那个时代最骄傲最富于诗意的灵魂

梦幻浪漫孤寂的歌丨聆听肖邦夜曲

听肖邦最后两首夜曲(第20、21号)

傅聪演奏肖邦《升c小调夜曲》(遗作)

浅论肖邦《升c小调夜曲》的艺术风格

芭蕾独舞肖邦《夜曲》,猜猜是哪一首?

听肖邦夜曲回顾,缓解内心迷惘与惆怅

古典吉他演奏肖邦《夜曲》,猜猜是哪一首?

大提琴上的诗意肖邦丨肖邦《夜曲》Op.9no.2

肖邦练习曲欣赏指南

(西方音乐评论专场)

肖邦钢琴练习曲通解

肖邦练习曲教学研究

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

肖邦《革命练习曲》的歌唱性

肖邦《革命练习曲》演奏指南

如何演奏肖邦《黑键练习曲》?

肖邦练习曲的左右手与和声技巧

我弹奏肖邦《革命练习曲》的感受

给初级乐迷的肖邦练习曲欣赏入门

他如何用钢琴表现内心的愤怒和悲痛

解读肖邦《冬风》练习曲的艺术特色

如何解决肖邦黑键练习曲的技术难点?

如何诠释肖邦练习曲中的音乐审美内涵

为何肖邦练习曲是钢琴练习曲史上的革命

肖邦练习曲丨音乐性与技巧性的完美结合

肖邦练习曲演奏示范丨Op.10no.1—no.12

肖邦练习曲演奏示范丨Op.25no.1—no.12

你听过爵士风格的肖邦《革命练习曲》吗?

那年张昊辰11岁丨演奏肖邦练习曲Op.10全集

演奏肖邦钢琴练习曲《离别》应该注意些什么?

肖邦钢琴练习曲创作的三个阶段及其创作特色解读

他开创了练习曲新时代丨肖邦《冬风》的基本特征

听肖邦对巴赫传统的继承丨如何演奏《圣咏练习曲》

来免费加入肖邦导赏群

系统带领大家聆听肖邦

介绍肖邦作品与演奏家

分享各类肖邦研究资料

帮家长培养孩子听肖邦

带动大家交流肖邦音乐

导赏计划简介:年是肖邦逝世周年,年是肖邦诞辰周年。纪念肖邦其实不需要这些逢十的年份,因为肖邦是我们所有人都热爱的作曲家。导赏计划会努力满足大家的差异化需求:1、不弹琴的普通乐迷:帮助大家了解不同体裁的肖邦作品、肖邦演奏家、肖邦的故事与音乐理念;2、弹琴的朋友:帮助大家体会肖邦作品的风格、带动大家交流肖邦作品的演奏技巧与肖邦演奏家如何处理处理;分享肖邦演奏的资料、乐谱;3、程度较高的专业音乐人:为大家分享、寻找优秀的肖邦研究资料,也希望这类朋友能够多指教大家;4、琴童家长:导赏计划将推出孩子们的肖邦、老人们的肖邦以及全家一起听肖邦等等计划,让大家能够与家人、朋友一起,在休息的时候,通过肖邦,更深入沟通情感。5、欢迎大家积极献计献策。

伟大音乐家论音乐艺术

傅聪先生主题合辑

傅聪先生谈斯卡拉蒂作品的精神

“演奏者的个性必然要渗入原作中去”

晚期肖邦的音乐世界丨傅聪先生谈肖邦

如何把握演奏者的个性与音乐自身的风格

“我已不知有我,心中只有原作者的音乐”

肖邦夜曲不能用优美的夜景和简单的忧郁来概括

傅聪先生解读肖邦马祖卡;最好的钢琴在二次大战前

朱工一教授合辑

(-)

朱工一谈钢琴教学(一)

朱工一谈钢琴教学(二)

朱工一谈钢琴教学(三)

宓多里谈巴赫(上)

宓多里谈巴赫(中)

宓多里谈巴赫(下)

海菲兹丨我是怎样拉琴的(上)

海菲兹丨我是怎样拉琴的(中)

海菲兹丨我是怎样拉琴的(下)

如何学习一首新的钢琴作品(上)

如何学习一首新的钢琴作品(下)

免费申请巴赫音乐导赏群

让聆听巴赫变成美好生活

为广大巴赫乐迷寻找朋友

每天分享巴赫音乐与资料

扫描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