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勤的时间在单次30分钟-60分钟,单位在城市核心区,住宅在核心区不远的市区。目前的通勤情况我是满意的,作为南京这样一个强二线城市,能争取到1小时内的通勤时间,代表生活质量可以保证。1、30分钟通勤:是指坐地铁上班,家里到地铁13分钟步行+地铁15分钟+地铁到单位步行7分钟+5分钟等单位电梯。2、1小时通勤:是指开车上班,全程8.1公里正常开车速度33分钟可达到,但是上下班高峰期路上行驶时间达55分钟,其中路过两个学校,上放学期间通行缓慢。最后再加5分钟等电梯。从时间绝对性上看,地铁上班要缩短一半的时间,优势很明显;但是从舒适度上来说,虽然开车需要不停地踩刹车,但是乘坐感舒服,不用在地铁里被挤成大饼;从经济成本上分析:地铁一个月成本元,开车油费一个月成本元。庆幸的是我在单位有免费的停车位,否则元每月的车位管理费简直天价无法承担。这样一来,出行的选择是地铁还是开车就仅仅以上三条优劣对比中选择了。通常来说我是这样做的:1、冬夏两季(7月、8月、1月、2月)选择开车,因为这两个季节外部环境最恶劣,冬天冷夏天热,地铁上班需要露天步行20分钟,略艰苦。而选择开车上班可以避免恶劣的气温环境,另外这四个月份正是寒暑假阶段,少了家长接送孩子的车辆,路上交通会比其他月份要更通畅一些,时间上可以至少节约15分钟,使得常规的1小时上班通勤变成45分钟。2、春秋两季以地铁通勤为主,除了以上的4个月外,其余的8个月中,大多是进行地铁通勤,首要原因是天气原因,气候不冷不热步行比较舒适,同时也可以当做是一种日常锻炼,单次20分钟来回两次总计步行0步左右,等同于快走3.5公里,耗能大卡。如果是减脂期间这样的微量运动也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偶尔遇到雨水天气,我会早起开车上班,预留的时间需要多余1小时,因为下雨天路上会更难开。在大城市中通勤,半小时至1小时都是常规模式,有的2小时通勤也很常见,在这种时间如果可以做好时间管理,日积月累收获是不小的。开车上班期间,我主要的消遣是听广播,听得比较多的是央广的经济之声,每天会复盘国内外的主要经济形势,并对近期的经济热点做出点评,还有不少经济学家的时政评论,早上听完经济之声,9点半股市开市前,内心会有比较明了的预见,便于我等小市民在股市上尽可能多赚钱养家钱。如果是地铁上班,我一般就不听广播了,毕竟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629.html
上一篇文章: 员工上班玩手机,公司可以辞退吗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