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给大家安利一个我非常喜欢的90后男演员。
他是新生代小生里知名的演技派。
他高中还没毕业就得到了金马奖最佳新人提名。
他是无数迷妹心中最文艺的90后小生。
虽然粉丝众多,而他说自己只是个热爱电影的演员。
受华谊邀请,我做了一次对他的专访,我猜看完内容后你们也会喜欢上他。
他是董子健。
好久前就知道他了。
年,在一众堕胎、车祸、劈腿的疼痛系青春电影里,《青春派》脱颖而出。没什么撕逼的三角恋,也没有故作清纯和矫情。没有套路的套路,让片子一炮而红。这也成为董子健的成名作。
之后,《少年班》、《山河故人》,再到最近上映的《少年巴比伦》,他不停圈粉。
在采访他之前,我问身边其他迷妹朋友,你们到底喜欢他什么呢。
有人说,他演技太好,真诚自然,干净耐看。很少有人能再饰演出那种敏感又细腻的“少年感”。有人说他少年老成,内心有一块深沉又诗意的角落,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
成熟和纯粹,这两者似乎并不冲突。成熟是一块宝石承载住了时光的重量,纯粹是它却依然通透如初。
采访他之前,我跟朋友说,看董子健这张脸你会知道,这种男生的深夜消遣方式绝不是去夜店尬舞喝大酒泡姑娘,他或许会喜欢读一本严肃文学,或是十四行诗。
果然,聊天时我问他平常还有什么纯消遣的爱好,他告诉我的是——写作。
有影迷总结过他的一些文艺特征:
为你读诗中,他选择的是吕德安的《父亲和我》。为大家推荐书时,他推荐了张北海的《侠隐》。
参加真人秀,他送陈妍希的生日礼物是小津的《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卖豆腐》和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
和别人聊天,他说他床头总备着两本书,最近在读的是麦基《故事》和《21天搞定电影剧本》。
他喜欢复古,很怀旧,他听窦唯、崔健、郑钧,拿个大音箱就在楼道里放崔健、放昆曲。
…………
他说最近的男神是哈维尔·多兰。
一个年少成名,崇拜王家卫的加拿大新生代导演。
很多人口中“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说的就是多兰。比起他精致的眉眼,更令人惊艳的是他在导演、编剧上的才能。
他12岁开始演戏,年,不到20岁的他凭借自导自演的《我杀了我妈妈》横扫戛纳三项大奖。
——董子健告诉我,两年前他第一次走上戛纳红毯时,89年的哈维尔多兰,已经是戛纳的评审。他想有一天能与他并肩。
其实,提起他,永远有一位绕不过的人——他妈妈,被称为“大陆第一经纪人”的王京花。很多采访为了搏出位,把他写成“娱乐圈隐形阔少”,写成“从小被双冰亲过脸蛋的男孩”。
很多人揪住这点不放,而我特别欣赏他对此的回应——厨子的孩子当然耳濡目染会对食物更敏感。
因为家庭的关系他也生来离电影更近。
但路全靠自己来走。
出演第一部电影《青春派》的时候,他还在读高中,导演意外选中他,他起先还觉得导演是骗子。
在此之前,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演戏。其实他更想去美国读书,或者去军队。他小时候的梦想还是做“通晓国家大事和鸡毛蒜皮”的出租车司机。
他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拿那么多奖,《青春派》被金马奖等三个电影节提名,凭借《山河故人》入围戛纳争影帝,新片《德兰》也被金马奖提名最佳男主角,还入围了上海电影节金爵奖......
不过,聊到谁对她影响最大,他仍然会大方微笑说,是我妈。他说自己从小是跟着妈妈到处与明星签合同长大的。
不似很多二代为了叛逆而叛逆,成熟如他,一切早就看淡,无须解释也无需回避。
尽管他说自己并不是明星,想远离某些光怪陆离。但因为作为公众人物的演员,总不免被消费一些私生活。他厌倦欲说还休的遮掩,谈了恋爱就大大方方公开。
不想炒作,不想被猜测,不想被反复追问。而公开就避免太多麻烦,坦坦荡荡。
他主演的《少年巴比伦》正好今天首映。
我提前看了片子,特别喜欢,原著里有段话说,“很长一段日子,我都认为自己无人可爱,所以只能爱你。我为这种爱而羞愧。但假如无路可走,那不是罪过。大多数人的年轻时代都被毁于某种东西。像我这样,自认一开始就毁了,其实是一种错觉,我同样被洗得皱皱巴巴,在三十岁以后,晾晒在我的记忆里。”
电影也是这样的氛围,哀而不伤。
片子的原著作者和编剧路内,是我大一时的写作老师。有次跟路内老师聊到董子健,他也夸赞董子健把路小路呈现得特别好。路内也提到董子健给他印象最深的一个特点,是懂事。
采访前在网上看了粉丝对他的评价,很多人提到他礼貌温柔。
有个粉丝回忆说,有次董子健录节目,中场休息的时候,她在观众席上小心翼翼又大胆地问他,“你能不能掏出你的心给我。”
小董马上比了一个心,后来想了想又把手伸进领子里,把心从领子里伸出来给粉丝。
他谦和,淡定,也在不断地“知人阅世”。通过读书、电影、交谈,用他的方式感受世界。
我问他,在片场等待时会做什么,他说,跟导演、场务、摄像……跟剧组各种各样的人聊天,了解这个空间里的一切。
想到刘瑜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
除了演技日渐精湛,其他方面他也向前走得越来越快。年内地票房第一《捉妖记》,他是其中年龄最小的投资人,这次自己创办的新公司也投资了《少年巴比伦》。
他慢慢学着当老板,并且做的还不错。或许未来他离自己想要当导演的梦想也并不远。
有句话我很喜欢,叫“不争,也有自己的世界。”
太多人正在跟名利媾和吧,为了理想而谄媚,又因为现实而放弃理想,目光油滑明亮。
或许因为从小就离娱乐圈太近,见惯了名利,他反而越来越放松,褪去浮躁,没有当下年轻人的患得患失感。
他说,有导演跟他直截了当说,你可能不是很会演戏,于是他就接受了。我问他,那你就不挣扎一下吗,他说,有什么可挣扎的。
前两天我去了《少年巴比伦》的发布会,他在台上特别放松,也非常多动症,一有机会就直接坐在台边,耷拉着腿。
而拿起话筒,他认认真真地讲述对电影的理解,大意是,“记忆像一条河流,时而离我们很近,时而很远。时不时又面目模糊。”
台上霎时安静。
如果你有心,或许能若隐若现看到他文艺内心的深邃如谜,而更多时候,他又喜欢插科打诨,喜欢逗趣,他说他喜欢的电影和导演都非常多元,我说我也是,我喜欢托纳多雷,喜欢大卫芬奇,同时又喜欢诺兰。
他接话说,其实他们是有共性的,他们都是外国人。
聊到死亡的时候,我说送你一句话,“死是凉爽的夏夜,供人无忧的安眠。”
他说,但是有蚊子啊。
大家都笑了。
说真的,采访他之后,我从一般迷妹变成了他的重度迷妹。
在“演技”和“专业精神”尤为稀缺的今天,相信他能走得更远,也并不会忘记为了什么而出发。
一边捡起他的六便士,一边凝望他的月亮。
这是我采访他的小花絮,他在里面特别可爱,大家不妨点开看下嘿嘿嘿。
也希望大家能去买票看一场《少年巴比伦》,我已经提前给大家鉴定过了,故事绝对精彩,写满那个年代青春的狂放与感伤。
原著作者是我心目中最好的70后作家路内,主演就是这个文艺又敏感的成熟年轻人董子健。
另外我自掏腰包给大家放个福利,评论区留言点赞前三名,我会送你一张电影票。
别来无恙,你在心上
合作请联系_07
欢迎大家来我的微博
曲玮玮找我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