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发展 >> 正文 >> 正文

并非所有的影视内容,都适合做孩子的娱乐

来源:消遣 时间:2024/11/7
作者:宝宝知道成长育儿昨天傍晚突然下雨,大儿学校门口站满了给孩子送伞来的家长。真心妈无意中听到两位爷爷或姥爷模样的老人家寒暄:“来啦?”“来啦?这不一下雨就赶紧跑来,省得小主被雨浇嘛!”小主?爷爷/姥爷叫孩子小主儿?这称呼可真新鲜,让真心妈不知该以啥表情来表达此刻有点诡异的心情。“小主”到底啥意思?这称呼的出处,真心妈自然知道。前几年回老家,也跟着家里人看过几集,结论是:不是我的菜,看不了那些女人们为男人、为位份的百般算计。这剧给大家伙儿带来了好多乐趣,还催火了“臣妾做不到”、“小主”、“太后”等流行语词,真心妈也是知道的,流行到祖辈都用来称孙女外孙女的程度,还是让人有点跌眼镜。一时好奇,去查了这个词的出处,原来古代也是有的,用来称年轻的君主或王子。成书于秦代的《吕氏春秋》中用过这个称呼,“秦小主夫人用奄变,羣贤不説自匿,百姓鬱怨非上”。注曰:“小主,秦君也,秦厉公曾孙,惠公之子也。”成书于明代的《西游记》也用过,“只见那三个王子出宫来看,那铁匠一齐磕头道:‘小主啊,神师的三般兵器,都不知那里去了!’”“小主”作为妃嫔的称呼,则据说主要出自当代学者金易记录晚清宫女荣儿回忆的《宫女谈往录》。清宫戏中用的“小主”,主要来源于此。显然,女生们自称“小主”或者互称“小主”乃至统称“小主们”,还有真心妈妈听到的爷爷/姥爷称孙女外孙女为“小主”,都不是用的前一个意思,而是后一个意思——宫廷里位份不高的妃嫔。问题是,她们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年轻当然是年轻的,貌美也可能是貌美的,但一生困于深宫,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皇帝的宠幸宠爱,是已婚女子,而且是“妾”。把这样一个称呼用在自己身上,甚至用在自家小女孩身上,固然是有戏谑意味的,但此等戏谑,真的不觉得是对人的折辱吗?另一个问题,称别人“小主”,自个儿当然是“奴才”角色,自居奴才,如此自黑自贬,不觉得是对自己的折辱吗?流行而已,不必较真?真心妈这么说,可能有读者颇不以为然,流行而已,好玩而已,何必较真?成人以流行文化娱乐或滋养自身,是好是坏,暂且可以不论,但真心妈妈以为,让这些流行如此细节地影响到孩子,实在是大大不妥。真的不能以为,这些流行的、好玩的东西只是玩玩而已,没啥深远影响,要是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流行文化也就不会成为流行文化,明星的粉丝们也就不会为自家“爱豆”的各种大事小情疯狂、痴迷甚至打得不可开交了。就以爷爷称孙女“小主”来说,其中对孩子不好的影响,真心妈妈能想到的,就有下面这么多:(1)模糊孩子的辈份观念:自己为主,爷爷为奴,这种观念,实在是有悖传统和伦理;(2)误导孩子的自我认知:我为主,其他人都为奴,别人都得围着我转。这很可能加剧在部分家庭中已经很明显的“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状况。(3)让孩子沉浸在虚幻的满足感和优越感中:这个影响不会马上显现,但会潜移默化,留在孩子的意识中。(4)让孩子习惯于用流行语言做肤浅无深度的表述。也许您会觉得这么分析有点小题大作。但真心爸妈在这上面确实是有些传统,坚持祖辈该有祖辈的样,爸妈该有爸妈的样,孩子也该有孩子的样儿,要是哪天天儿子们跟我说:“朕得买双新鞋了,赶紧为朕置办去。”真心妈妈准保把他们叫过来,好好教教他们怎么跟长辈说话,怎么说人话。并非所有的影视内容,都适合做孩子的娱乐前些年,专业学习所需,真心妈曾读过国内外不少关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论著,深知大众传媒,比如电视台的商业模式和运行机制,让他们容易倾向于生产大量无深度的娱乐性内容,以满足大量以娱乐、消遣、打发时间为目的受众的需求。而他们生产出的这些内容,并不适合孩子,有的甚至完全搞坏孩子的品味。比如表现一夜成名的真人秀和故事冗长,情节彼此相近重复,更适合打发时间的肥皂剧。它们提供虚幻场景,提供对生活的解释,还提供一整套话语系统,以将观众拉入其中并产生共鸣。这些内容,并不会看过就忘,它们中最有“趣味”、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部分,会留在观众,无论是成人观众还是儿童观众的记忆中,像他们读过的书一样,成为他们的气质、品味乃至对生活的理解的一部分。想像一下,爸爸妈妈们愿意孩子跟大人一起,追看几十集的电视剧,煞有介事地跟大人讨论其中的爱情、宫斗情节,还把自己代入为其中的某个角色,幻想着某天穿越到某个英俊潇洒英明神武的皇帝的床上,或者把自己想象成某个能力超群的皇上,引得后宫一干女子拼命争宠吗?真心妈对大众娱乐没有偏见,只是了解多了,深知其中潜藏的可能无益于孩子精神成长的因素,所以基本上从大孩子两三岁起,我们就停掉了电视信号,而且不再让电视所在的房间,成为一家人活动的中心。孩子大人都不被电视绑架,孩子有更多时间看书,做适合他们的娱乐,大人有更多时间阅读、做家务,发展自己的兴趣。当然,我们家的办法可能有些绝对,但真心爸妈真的是发自内心地建议爸爸妈妈们,缩短全家人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孩子大量接触无意义的电视节目,以避免孩子在人生观念定型之前,受到肤浅的流行文化的过度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