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小丑鱼大概不会明白,虽然《海底总动员》让尼莫成了受世人喜爱的大明星,但他们被游客垂钓的命运并未因这层喜爱而有丝毫改变。
小心,钓鱼有七大危害!如果说偶尔在旅行时海钓只是游客兴之所至逢场作戏,那在湖边河畔垂钓则是钓鱼爱好者们“怡情养性亲近自然”的日常消遣。然而钓鱼真的像看上去那么优雅吗?其实仔细琢磨起来,钓鱼竟有七大危害,不可不知!其一,久坐不动不健康。钓鱼所谓“怡情养性”,有一点很显著的特征就是久坐不动磨炼耐心。可现代人都知道久坐不动可不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在家里做“沙发土豆”和在湖边河畔做“马扎土豆”其实并没本质区别。也许有杠精会说,那人家修行练武之人打坐许久也都不健康咯?如非要说两者间的区别,请注意修行练武打坐是为了达到一种“物我两忘,心外无物”的境界,而钓鱼的久坐显然不符合这一标准。恐怕没哪个钓鱼爱好者在钓鱼时不在内心期盼着钓得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吧,存着这种欲念就不要谈境界了。除非真有人学姜太公钓鱼,用的直钩还不挂鱼饵。其二,饮食不规律易伤胃。很多钓鱼爱好者一钓一整天,只顾着给鱼儿“喂食”,却顾不上自己正常就餐,往往拿出干粮就着水壶就打发了一顿饭,吃得不健康不说,还总因精神高度集中误了饭点。长此以往,很难避免得胃病。其三,蚊虫蛇蝎叮咬有风险。别看户外空气清新,青山绿水,美不胜收,却没想到钓鱼爱好者在“喂鱼”时,自己还顺便“喂了蚊虫”。就算喷了防蚊液,防得了蚊子,可防不了其他会叮咬人的昆虫。钓鱼之处在城市近郊还好,若在荒郊野外那可不只有蚊虫来拜访了,遇到蛇蝎美女也不是没可能的哦。其四,日晒过量易得皮肤癌。一般钓鱼总在白天,如不做充分的防晒保护,晒黑事小,晒伤且频繁晒伤,那也会大大提高罹患皮肤癌的风险。又有杠精要说,我戴了宽帽檐的渔夫帽了,还戴了墨镜,怕啥?然而请别忘了水面不仅会反射可见光,也会反射紫外线,你挡住了上面来的紫外线,可怎么挡住下面来的紫外线?杠精说,我还涂了防晒霜。好吧,你赢了,不过夏天坐在户外易出汗,防晒霜每隔1小时要补一次别忘了!其五,耗时费钱得不偿失。有的钓鱼爱好者因垂钓技术尚待提高,会去对外收费开放的鱼塘钓鱼,而这种钓鱼活动,基本跟把一群鸟关小笼子里让你散弹打鸟一回事。这跟“怡情养性亲近自然”的宗旨好像有点渐行渐远了,钓鱼爱好者不但花了更多时间,也得花更多钱来购买那些比家门口菜市场更贵的鱼塘里钓来的鱼,就跟去大棚里亲手摘草莓过家家似的。其六,食用野生鱼类可能病从口入。当然部分精英钓鱼爱好者可不愿接受“鱼塘钓鱼者”的标签,要钓鱼就要去自然水域,方显自己的功力。每每钓到一大桶战利品都要带回家尝鲜,要是有富余还会分送给左邻右舍。可在自然水域里的野生鱼类多多少少总会感染各种寄生虫、病菌、病毒,在食品安全性上要比从正规渠道买到的鱼低得多。如烹饪时不加注意,难保不会病从口入。杠精此时要拿贝爷说事了,人家贝爷生的熟的新鲜的腐烂的什么不吃,不还活得好好地拍节目呢!杠精,你也知道那是电视节目啊,贝爷在镜头后面吞黄连素抗生素,能给你看见吗?再说了你体质能有贝爷那么好,你也随意。其七,钓到保护动物面临牢狱之灾。就算钓鱼爱好者逃过了前面六大危害,若一不当心在野外钓到《野生动物保护法》里的保护动物,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据报道,年8月初,浙江吉安的钓鱼爱好者在赣江口钓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娃娃鱼其实不是鱼,和青蛙一样是两栖类动物,有四条腿,所以还比较好辨认。但有些真正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的鱼类,对一般钓鱼爱好者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好辨认了。比如,年江苏镇江一位钓鱼爱好者在长江钓到一条身被鲜艳红色鳞片的大鱼,后经专家识别这条鱼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胭脂鱼。而在年又有一位钓鱼爱好者在四川宜宾钓到了一条达氏鲟,体长50cm到60cm,重约5kg,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面是国家保护动物中鱼类的清单,请钓鱼爱好者一定要好好学习,牢牢记住,以免牢狱之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的鱼类包括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氏鲟、白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的鱼类包括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鱼、胭脂鱼、唐鱼、金线鲃、大理裂腹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文昌鱼、多鳞白甲鱼(多鳞铲颌鱼)。如果我们能理解鱼类的感受说完了七大危害,我们发现钓鱼真的很难被定义为一项“优雅”的活动。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去理解鱼类的感受,那钓鱼恐怕不仅不够优雅,简直就是一种“残酷的消遣”。
在美国著名动物行为学家乔纳森·巴尔科姆(JonathanBal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