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帮你给花浇浇水吧?”儿子手里攥着一个小瓶子,站在花架前乖巧地问我。
“好的,谢谢你啊!”我正在电脑前工作,漫不经心地答应了一声。
然后就听见儿子举起手里的瓶子呲呲地喷花。
过了几秒钟,我闻见了一股奇怪的味道。
起身走近看到儿子手里居然拿的是我的香水在浇花。
我一把夺过香水瓶:哎呀!这个可不能喷,妈妈以为你拿的是喷壶呢!
儿子笑嘻嘻地跑到一边。
说实话,这些年儿子“糟蹋”的东西可不少:
把我的爽肤水倒在盆里给妹妹洗袜子,洗完还问我香不香;
用没有沥水的拖把帮我拖地,弄得整个房间都是水;
悄悄抱着洗衣液瓶子往洗衣机里加,不小心洒了一地……
类似的事情,估计好好回想一下能写好几页纸吧。
可是,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他只不过是想给妈妈帮忙,然后帮了倒忙而已。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提到过自己的孩子也有很多给大人帮倒忙的行为。
其实,大概从孩子两岁开始,伴随着执拗敏感期的一些表现:我自己来,我可以,帮倒忙的情况会越来越频繁。
那么,孩子为什么想要给大人帮忙?
一方面,孩子在模仿大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另一方面,孩子天生有很强的好奇心,随着大脑的进一步发育,想要动手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虽然常常都是帮倒忙,但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
倒是大人常常对孩子有很多误解:认为孩子在凑热闹,故意捣乱,浪费东西。
有时候,大人也会有一些错误的做法来拒绝孩子的帮忙。
转移注意力:面对孩子的帮忙,大人会说:你去看电视吧,去堆积木吧!别在这里!
否定孩子的能力:‘你还小,让妈妈来’,‘你弄不了,上一边去!’
如果在孩子感兴趣的时候,我们总是拒绝他,那么,孩子长大了我们希望他做事的时候他反而会很不愿意,因为他会觉得那都是大人的事。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妈妈让我洗碗的时候,爸爸常说:不要让她洗,她不会,她洗不干净!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太喜欢洗碗,洗碗的速度也很慢,总觉得自己洗的不干净。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最早是通过动作来发展思维的,越喜欢动手越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所以,允许孩子帮忙也有很多好处:
1让孩子更自信
当孩子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些事情时,那种自豪的表情都挂在小脸上。
我记得我的女儿把收纳盒里掉落的物品全部收起来后我夸赞她时,她的眼睛里闪着光芒,嘴角得意地上扬,还高兴地在原地蹦了好几下。
2让孩子更有责任心
家是大人的家,也是孩子的家。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去维护我们的家。
我下楼扔垃圾时,会问两个孩子谁愿意跟我一起下去,两个孩子会争先恐后地拎着垃圾跟我下楼。
3增进亲子关系
‘我们是家人,不是客人,所以要互相帮忙。’这是我常常跟两个孩子说的话。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还是需要时常回归到日常生活的琐事中。
我有位亲戚,从小被父母要求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结果成年以后,什么都不会干,也不屑于干,日常生活琐事和正常的消遣对他来说都是浪费时间。
孩子不是从小只要管好学习就够了,生活还是要接地气一些才更实在。
那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帮忙呢?
1积极肯定孩子的积极性,不要怕收拾烂摊子。
在我做饭的时候,我的两个孩子总是喜欢在厨房里跑进跑出。
一开始我总是嫌他们捣乱,可是他们口口声声要给我帮忙。
后来我就让他们帮忙剥花生,因为花生皮太硬他们剥不动,我就给他们每人一个不锈钢的杯盖,让他们把花生拍扁就好剥多了。
心理学家李松蔚说过: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你把他们从那个世界里拽出来,而是父母走到他们的那个世界里。
虽然一开始花生壳会扔的到处都是,杯盖也被拍得斑驳不堪,但孩子吃到了自己动手剥的花生,非常的开心。
2开放的心态欢迎孩子适当参与,不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我家大宝一开始剥大蒜的时候,只会剥最外面那一层,里面那一层都留着,而且大蒜皮扔得到处都是。
可是经过多次的练习,他现在可以把完整的一头蒜剥得干干净净,蒜皮也扔到了垃圾桶里。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渴望欣赏,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
欣赏孩子,发现孩子的一点小进步,就真诚的讲出来,这是对孩子非常好的引导。
日常生活中,面对帮倒忙的孩子,我们可以这样做:
1允许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给孩子机会
一开始我每次拖地的时候,儿子总是抢着拿着另外一个拖把说是帮我拖,我很不愿意,觉得他纯粹是给我制造麻烦。
不过后来想一想,我还是决定不要怕有麻烦,后来他再急着拖时,我就会提醒他把地先扫一下,然后让他拖第一遍,刚好可以好好的把地滋润一下,我来拖第二遍。
2允许孩子“浪费”一点东西,给孩子空间
包饺子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点面。
孩子要自己洗袜子怕他浪费洗衣液,可以把用得剩不多的洗衣液瓶子留给他用。
这样既不会浪费,又能让孩子得到锻炼。
适当放手,少一些判定,让孩子有学习和成长的空间。
3教和学并进,才能从帮‘倒’忙变成帮‘到’忙
儿子帮忙包饺子,虽然包的不太像样,但也不影响味道。
妹妹帮忙倒牛奶,弄洒了却学会了擦桌子……
每次孩子要帮忙结果闯了祸,不要责怪他,而是要教他怎么做。
我记得妹妹一岁半左右的时候,有次跟我去厨房,她看到我去拿置物架上的豆子,她也伸手去拿,结果把整个袋子扯下来,撒了一地。
我原本想发火的,可是看到她那么小,我还是教她把地上的豆子都捡起来。
结果,她把地上的豆子一个不剩的都捡起来了。
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小孩子非常的有耐心,反而是做大人的很急躁。
一开始,我们做,孩子看,跃跃欲试。
接着我们给他机会,孩子参与,学着做。
然后我们教他怎么做,多多的鼓励,适当的指导。
最后,孩子学会了,多次练习之后可以独立做。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享受彼此之间的互动。
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其著作《园丁与木匠》一书中写道: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悦,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
现实生活时常太过于忙碌,我们常常急着做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却容易顾此失彼,本末倒置。
孩子的世界,我们不参与,他也会长大,但我们会错过孩子的成长。
跟着孩子的节奏,看到那背后的需求,让我们为人父母更加懂得珍惜这弥足珍贵的育儿时光,和孩子共同体验生命中美妙的时刻。
所以,从今天开始,你我都不要再拒绝孩子的帮忙,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从帮倒忙尽快的成长为帮到忙!
雪球妈妈(snowballmom),陪娃一起长大的80后妈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