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优势 >> 正文 >> 正文

白头搔更短中的短是何意许多人都理

来源:消遣 时间:2024/10/18
晋朝诗人陶渊明淡泊名利,归隐田园,诗歌作品中散发着一股闲适之意,就连读书他也是“不求甚解”,意思就是读书时不求深彻,只求读个大概。陶渊明作为大诗人,如何读书我们不好置喙,并且他读书多为消遣,但是我们如果要真正掌握知识,定然是要将文字理解透彻。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文化在历史中也不断发展嬗变,很多字词的含义,在如今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今人在阅读古代文章时,看到一些词汇,很容易将其理解为现代释义,以至于对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产生了误解。若是一些古代散文还好说,有大量的信息参考,能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而且个别字的理解错误,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偏差,但对于短小精悍的诗词来说,一个字的释义错误,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对诗意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这也是古人写诗,为何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茎”之说。例如“洞房”一词,如今多指新婚夫妇的居室,或者可以用作动词,然而古代还有另一层意思,即“深邃的内室”,其来源于《楚辞·招魂》:“修态,洞房些”。并且,这种含义在诗词中十分常见,如果不理解“洞房”的另一层含义,在品读诗词时,定然无法理解真正的诗意。我们在解读诗词,总是习惯用字词常见的释义,去解读诗句,再如杜甫“白头搔更短”中的“短”字,很多人都解释错了,此句出自《春望》,我们先整体鉴赏下整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天宝十四载的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变,其势如破竹,在次年六月攻破潼关,唐玄宗听闻后,丢下长安逃往蜀中,在半路上,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杜甫听闻,将家人安置好后,便前往投奔,没想到却被叛军俘获给囚禁在了长安。此时的长安,已经不再是昔日开元盛世所呈现的繁华面貌,只有叛军肆虐的一片狼藉,杜甫目睹萧条之景,十分悲痛,在无限感慨之下,他写了这首诗。首联围绕一个“望”字,叛军攻入长安,皇帝带着文武大臣仓皇逃窜,可谓国之不国,但是山河依旧在,依旧是春天,但是那个熙熙攘攘、游人如织的长安,已经变了样貌,只有草木在肆意的生长,显得有些沉寂和荒凉。正如司马光所说,“山河在”,则是无余物,“草木深”,则是无余人。杜甫感怀之余,见到盛开的花朵,不禁落叶,听到清脆的鸟鸣声,却感到心惊,越是美丽的景象,越加令杜甫感到伤心。同时还可以理解为:原本无情的花鸟,也似有了情感,见到衰败的长安,花儿溅泪,鸟儿惊心,它们在孤独地伤怀家国破碎。这是典型的寓情于景。前四句感国度沦陷之痛,后四句则是感亲人离乱之悲,因为战争的原因,各地之间消息的传递都十分苦难,一封普通的家书,都价值万金。这既体现了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也体现了人们思念亲友的那种迫切和关心。最后一联的“短”字,很多人理解为长短的,其实这里应作“短缺”之意,形同头发则是稀疏之意。头发本因愁苦而变白了,白发又因悲痛被搔得更稀疏了,以至于连发簪都无法插上,由此可见杜甫的心情。此诗体现了对国家的热爱,对家人的眷恋,气脉贯通又显起伏,情感浓烈而又不空泛,内容丰富又不显冗杂,对仗严谨而不失流畅,这种情感、境界、诗艺的三重结合,最终成就了这首千古名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