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鼎盛视讯
“奶头乐”的设计者布热津斯基,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大战略家。他扬言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十几亿中国人中了圈套,陷在“奶头乐”的陷阱中不能自拔。那么“奶头乐”阴谋是如何被酝酿出来的呢?年9月,在美国旧金山的费尔蒙特大饭店召开了一个高度保密的会议,与会者包括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出面组织,出席者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政治家、经济和科技界人物,包括老布什、撒切尔夫人、索罗斯、比尔·盖茨等,有多人。大人物聚一起,自然是谈大事:讨论全球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如何引导人类走向21世纪。
精英们一致认为,全球化会造成一个重大问题——贫富悬殊。这个世界上,将有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而80%的人会被“边缘化”。届时,有可能会发生马克思在年前所谓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冲突,那可怎么办?
这时,“奶头乐”理论出场了。布热津斯基以他一如既往的冷峻和现实主义考量,献上计策:给那80%的人嘴里塞上“奶头”,指要使彼80%的人口安分守己,此20%高枕无忧,就得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什么意思呢?就是通过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来发泄你心中的那股抵抗的不满。再采用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来填充你内心的空虚。
这样一来,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及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此时,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工作,便会沉浸在“快乐”中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不需要任何的“动脑”,只需要为一众旁观者营造出来一个无数次幻想的情景,或厌恶唾弃、或梦寐以求……只要能够让底层的民众宣泄情绪,迷醉心灵,不就达成了之前的既定目标了吗?在排空心情之后,他们又将安分守己的工作、社会将持续繁荣,稳固……工作闲暇被娱乐充斥,“胡思乱想”的思考,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奢侈,甚至到最后,连自己都鄙视自己那“土到掉渣”的想法!慢慢的人们开始习惯了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状态。
中国学者何新早在年3月的《香港商报》上就发文:旧金山的“费尔蒙特饭店会议”内容在中国即将变成现实表示担忧!
那么现在的中国人真的中了圈套了吗?“奶头乐”现已成为了国际关系的一种黑色理论:美国已经用上了这招儿,把它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战略,用以影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以保护美国代表的那20%人的利益。
01
环顾我们的现实生活,你会惊讶的发现布热津斯基提出“奶头乐”战略的年,中国大步迈入流行娱乐偶像时代。而在那之前,国人普遍崇拜革命先烈、钱学森陈景润们,在那之后,国人偶像就变成了天王天后、小鲜肉们。社会风气正在加速的转变,正由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变成娱乐至死的年代!明星高薪受尽崇拜,英雄却无人关心!从“读书无用论”到“网红致富论”给予现在的人一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试问当今社会是什么人赚钱最快?或许你会不假思索的就能回答出来,当然是那些所谓的网红和明星了!因为拍几部烂片就能挣钱还挣得比中国航天、导弹、潜艇的前几百顶级专家合起来还多。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02
当你玩着游戏,吃着鸡,刷着朋友圈,看着小视频的时候,背后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在费尽心思让这些产品更具有粘性,他们的目的就是一个:毁掉你的自律。只要毁掉你的自律,你就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些东西,当然你也会心甘情愿奉上你的金钱。不仅是游戏、小视频但凡涉及到流量、算法推荐的软件,都在利用大数据掏空你的时间。长期沉迷于这种娱乐至死的产物,等脱离精神鸦片后,长此以往留下的只是空虚。每一天短暂的舒适都在透支未来。
细思我们会发现为何玩游戏或者刷小视频我们总是停不下来而刷题却如此痛苦?因为游戏里你的每一次行动,几乎都会有实时的反馈跟着。这种超强的“短期回报”系统在一些页游上被运用到了极致:你的每次升级、每次装备强化、每次充值都会变成一个大大的战斗力让你的大脑沉浸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只要有投入,马上就有产出。而自我提升则不同,你很难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得到实时的反馈,你根本无法确定自己今天的行为会在什么时候得到回报甚至会不会得到回报。
更可怕的是那种“游戏化”的自我提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热衷于将游戏里的反馈机制运用到学习领域,搞起了背单词打卡、读完一本书分享朋友圈这种把戏。于是眼瞅着自己今天的打卡记录再破新高、自己的读书分享被人频频点赞,我们似乎也在别人赞许的目光中真的完成了一件学习任务,简直完美。然而这种对短期利益的追求最终会不断强化你的路径依赖,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这世界上大多数真正有用的技能都不是通过几次简单的打卡跟分享就能掌握的,而一旦你习惯了去追求短期回报,那么在这些缺乏有效反馈的长期奋斗项目上就会迅速失去热情。
03
全民娱乐的国家,是不会有未来的,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大国。外媒刊登过这样的一篇文章:在中国社会里存在这样的一个现象,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刷小视频!视频中充满着搔首弄姿、过度性暗示或推崇不良生活方式的片段。中国的年轻人似乎都沉迷于此无法自拔着堪比21世纪的鸦片。我们依然清晰的记得在我们还小的时候,当被问道我们长大以后想要干什么时,我们都会很自豪的告诉他们:我长大以后要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或者是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亦或者是成为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等等!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再用同样的问题去问我们这一代的孩子们时,他们大多数回答是,要成为所谓的网红,所谓的“明星”。科学家、医生、教师……不再是这些孩子梦想里的首选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成年人热衷于追星,未成年人亦是如此。孩子太早接触互联网,网上未经筛选过的信息太多,加上媒体铺天盖地宣传各种明星,渐渐地,新一代早已被那些名人明星给彻底迷失了眼。年旧金山“费尔蒙特饭店会议”,布热津斯基提出“奶头乐”战略,如果真的存在,也都是20多年前的事了。20年间,我们没被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喂倒、“奶”倒,却沉溺在自己生产的泛娱乐化环境中,自己把自己“奶头乐”了。
“适当的娱乐使人放松,过度的娱乐使人颓废”,而国家也一样,一旦娱乐游戏把控了社会,那么支撑这个国家的精神,就会陷入严重的时代危机。值得深思!(原文首发:鼎盛视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