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豆瓣书影音与豆瓣小组同时诞生。
十数年间,这两者野蛮生长、枝繁叶茂。书影音日渐成为小众文青的聚集地,在一个共享的圈层里,标记用户多年来的所思所感,所听所看;小组逐渐从小众爱好延展至大众诉求,在千奇百怪的岁月静好之余,更吸引了大批量的泛娱乐用户参与其中。
在很多人眼里,豆瓣书影音与豆瓣小组的用户,是完全分化与割裂的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共生在一个产品里,孕育着极大的隐患。但在创始人阿北的初衷里,割裂或许才是豆瓣符合的样子,「一个参差多态的城市——满足不同人群各种交流需求、同时又互不干扰的空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话语空间的有序,从来依赖于成熟的管理体系、文明的用户群体、理性的讨论态势。凡此种种,在野蛮生长的UGC用户群体之中,分崩离析。书影音与小组之间的冲突日渐频发,而小组本身也因无限制的自发权力日渐催生阴影。
豆瓣,这个被一代人誉为「精神角落」,与世无争的存在,也日渐成为了媒体口中「乱象的策源地」与近两年「清朗」行动的标的物,成为太多人「逃离的曾经」。
01
十二年,鹅没了
4月14日,豆瓣鹅组关停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有用户在社交平台写道:「以为大结局是在一个腥风血雨的大新闻里,没想到是在特别平静的一天。」
豆瓣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专项行动的处罚公告》称,根据工作要求,豆瓣持续配合开展整治「饭圈」乱象的专项工作。此次豆瓣停用了包括豆瓣鹅组、豆瓣人才申诉小组、十八楼育儿托管所、18楼嗑糖-时代少年团等7个小组。
这仅是近几年豆瓣开展整改治理行动的冰山一角。背后,是豆瓣避无可避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小组「乱象」。据悉,仅年,「豆瓣就被约谈20次,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累计被罚超万元。」豆瓣在去年表示,将「从重处置出现『饭圈』乱象的小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暂停部分功能、停用整个小组、甚至解散小组。」
据一刻商业不完全统计,年至今,豆瓣已经连续5次发布了相关的处罚公告,「处理、删除违规和不良信息条;禁言、关闭违规帐号个;关停问题小组个;解散问题小组31个。」
上下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