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消遣 >> 消遣优势 >> 正文 >> 正文

李颀的一首五言诗,开篇就令人遐想,最后两

来源:消遣 时间:2023/5/12
北京的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诗歌创作讲求委婉含蓄,诗人们也常把自己比作各式各样的事物,以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比如盛唐诗人李白曾自比大鹏鸟,可以展翅高飞;杜甫也说他是天地一沙鸥,真是饱含愁闷、充满孤寂。

中唐的刘禹锡喜欢歌咏秋天,他还愿意成为晴空一鹤,表现出昂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晚唐的李商隐更是经常感叹落花、霜月,甚至把自己比作春蚕、蜡炬。唐代一位二流诗人也自比渔翁,下面介绍李颀的一首五言诗,开篇就令人遐想,最后两句更值得深思。

渔父歌

唐代:李颀

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常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李颀是唐代诗人,曾任新乡的县尉,后辞官归隐。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尤以边塞诗、音乐诗享誉于世。李颀以渔父为题材,创作了这首唐诗,讲述了渔夫的日常生活。

渔父一直是士大夫们十分喜爱的形象,渔父身上往往具有其向往的品格。屈原就曾通过自己与渔夫的对话,表达了洁身自好的决心;陶渊明也由武陵捕鱼者引领,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

作者首先介绍一位白发老人,搞不清他是谁,只知道他披蓑戴笠,远避人间,在清澈的江边钓鱼。也许作者描写是太古时代悠闲的渔者,也许就是他身边的垂钓者,甚至可能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他们远离尘嚣,快乐自在,少了很多俗世的烦恼。

接下来诗人又生动地展现他的生活情况,他住在浅水沙滩,一年四季都以唱歌消遣;他还经常在明亮耀眼的沙滩边洗脚,在寂静朦胧的月下垂钓。这样的生活看似条件简陋,但是渔翁却自得其乐。寂寞时就与游鱼说笑,困了就在孤舟里酣睡一觉。

老翁持的是湘岸竹,烧的是芦洲薪,煮的是香稻饭,食的是紫鱗鱼。诗人为大家描绘了一幅返璞归真、怡然自得的隐者形象。对于老翁来说,尘世的清与浊、醉与醒,都与他无关。

淡泊的胸襟是一片晴空,没有云霞点缀;淡泊的人生如一弯碧水,没有百舸争流。淡泊的生活虽然质朴无华,却最亲近大自然。渔翁即使没有书香惬意,也没有香茗提神,但依然不失清净和优雅。

最后四句也是诗人的真实写照,渔翁悠然自乐,因为他可以保全自己天真的品性,因而反觉得那些自以为独醒之人很可笑。

李顾仕途越走越窄,于是便不再继续执着地走下去。但放弃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如何在成败面前波澜不惊,如何在得失之间达到平衡,都是一种艰难的抉择。

最后两句更耐人寻味,世上其实难得有独醒者,但一定要懂得生活的艰辛;即使隐居,也不必满腹牢骚,更无需假装清高。

细味李颀的这首五言诗,生动地刻画了以为悠然自得的渔父形象。他蓑笠蔽身、钓鱼江滨,滩边濯足、月下垂纶。他在江上漂泊、靠水谋生,青竹做成钓竿、芦苇可以烧饭。寒风呼啸、水流湍急,他依然酣睡;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总能听见他引吭高歌。

诗人也曾风流倜傥,更愿意在边塞立功。可是人生总是经常事与愿违,最后他只好学会放弃,重新评估自己人生的价值。既然苦苦追求,无法得到,何必还要作茧自缚。诗人自比渔翁,甘于平淡、苦中作乐,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超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