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新京报记者张赫除署名外图片均来自网络新媒体编辑:吴冬妮
最近的《虎啸龙吟》,让我找回了上半年追《军师联盟》的热情。
很大的原因在于剧中诸葛亮的扮演者——王洛勇。
只上线了22集便卒于中原,但他的诸葛亮却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电视剧《虎啸龙吟》
每每提起诸葛亮,最经典的形象总也绕不开唐国强那版。但这次王洛勇饰演的版本却更打动我。
弹幕里有人说:他演的诸葛亮不再是个神,而是一个凡人中的英雄。
22集里,诸葛亮之死,弹幕里大家都热泪盈眶
已有经典形象在前,还人人皆知的英雄人物,可想而知王洛勇的压力一定不小。但在他的诠释下,一个和司马懿惺惺相惜、为蜀国忧心致死的诸葛亮形象入木三分。
王洛勇说,在诠释诸葛亮时,试图在寻找一只龟和一只山鹰的感觉:“能不动就不动,但内心却充满力量”。
作为第一位登上百老汇舞台的中国演员,虽然塑造了太多例如杨子荣、焦裕禄式的人物,但他在国内的知名度却并没那么高。我对他最熟悉的角色是黄晓明刘亦菲版本《神雕侠侣》里的郭靖。
新京报记者在专访王洛勇时,他丝毫没有“老艺术家”的疏离感。说到激动之处,他会突然放声歌唱;讲到开心的事,他会毫无顾忌地大笑。他形容生活中的自己,其实更像一只狗。“做任何事我都直截了当,你看着是啥,我就是啥,不高兴了我就吼出来,高兴了我就乐得屁颠屁颠的,就是很简单的那种人,没那么多事。”
电视剧《林海雪原》
很难想到,这位正在和记者交谈的演员刚刚度过59岁的生日。
“我绝对不是诸葛亮,我就是一个火苗,对生活中的任何事都永远充满热情,很随意。如果不能处在心态的调整和被调整中,那你做什么工作都太痛苦了啊。”
如今,王洛勇除了是演员,还担任着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主任。接受采访时,他刚刚从一场期末考试中脱身出来,正在电话那头抢时间吃午饭。
神回答
新京报:很多网友都调侃你的嘴有点歪,会在意吗?
王洛勇:不介意啊,你仔细看每个人的脸,要不就是眼睛不对称,要不就眉毛有点高低,太正常了。谁要是觉得我太英俊了,我还害怕呢。我曾经在生活照里发现我是有点歪嘴,可能我就是一边肌肉发达吧。如果是演戏需要正嘴,我一定考虑考虑,但如果歪嘴是我一个特点,说不定以后我就成“歪嘴王”“歪嘴洛勇”了呢。
动图来自《虎啸龙吟》官方微博
能出国,还有奖学金
他辞掉了上戏的工作
美国媒体曾评价王洛勇,是“百老汇的百年奇迹”。
出生于河南的他,11岁就背井离乡,到湖北的一所戏剧学院学习京剧武生。短短五年,他就掌握了京剧“唱念做打”的表演基本功。17岁时,因为对音乐的喜爱,他又跑到武汉音乐学院主修圆号。直到年,他顺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系,四年后留校任教。
艺人供图
郭冬临、萨日娜都曾是他的学生,但看似稳定的职业,却并未让这位从小就拥有“戏瘾”的人按捺下心性。在上戏任教期间,他看到一组数据,百老汇的戏可以演三十多年,好莱坞一部电影的票房能够买下中国的几个工厂。“当时我们的电影票才几毛钱,我很好奇,他们的电影、舞台剧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加上当时正赶上改革开放初期,作为小鲜肉的我也挺亢奋的,总觉得教的都是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学生,他们问啥我也不懂,也没有实战经验,天天净是从别的老师那儿鹦鹉学舌,那哪儿行啊。”
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戏剧学院提供给王洛勇美元奖学金,于是他辞了工作,出国深造。“当时系主任并不同意,极力要留我,我就跟他吵架,我说,您就让我出去吧!您看我这么年轻,也没演过戏,我到电影制片厂,人家就见我一面,第二眼就不要我了!”
当时的王洛勇除了一心想去美国,其他任何事都没考虑。
语言成了第一大难关
一上台就被观众嘲笑
到美国的第四天,王洛勇就因为英语发音太差而被取消了奖学金,就连上街都成了一件难事,买东西、吃饭,全靠画画。“有一次我要找厕所,急得不行但又不会说。就画了一个小孩,在两腿中间画点水,人家才看懂。”
“当时朋友和我说,出国前应该考托福,我还说他怎么这么迷信?出个国还找地方,托个福?”但当他知道语言关是门槛时,已经为时太晚。英语就像一块大石头,直接砸在王洛勇脑袋上,让他的梦一下就醒了,“当时我才发现,出国这件事远比我想象中的要难太多了。”
真正让他决定学好英语,是因为王洛勇发现,自己连最基本的剧本都看不懂。当老师带他到百老汇看戏时,他完全听不懂台上在说什么,只能观察观众。“那个真漂亮,那个胡子怎么那么多。别人笑我就跟着笑。”当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时,四不像的口音让观众笑得人仰马翻,“我当时以为自己裤子没扣上呢。后来导演告诉我,除了肢体语言,台词说清楚是演戏最重要的一点。”
于是王洛勇开始“使劲学、拼命学、一丝不苟地学英语”。他的学习诀窍是“学到自己烦了还不够,还要学到你周围的人都烦你,学到你的情人都烦你,学到你妈都觉得你有神经病,学到周围的人都觉得你不正常了才行。”光是“world”一个词,王洛勇就念了将近一个月,“因为我总是念成word。”
出国九年演上男主角
首演前请全剧组吃瓜
年,百老汇的经典戏剧《西贡小姐》到纽约演出,王洛勇一连看了两场,其中男主角皮条客连续唱跳两个小时的表演激发了他。出了剧院,他给舞台监督打了个电话,“我要试试皮条客这个角色!”
“英语是你的第二语言,不行。”舞台监督略有不屑,但王洛勇却十分笃定,“只要我能出现在《西贡小姐》的舞台上,我的英语一定会比台上所有的亚裔演员都好,好到我能指出您发音的不准确之处。”正是这样的勇气,让王洛勇获得了皮条客的面试机会。
其实导演并没有把这位中国演员放在眼里,当他提出要试皮条客时,导演回答,“皮条客是主角。”但当导演出题要求演员从汽车上摔下来时,别人都在踌躇不前,只有王洛勇凭借京剧功底直接翻身跳上汽车;当导演即兴递上一张乐谱时,王洛勇不到一分钟就准确的唱了出来。“学过音乐的,不见得有我台词好;学过表演的,不见得有我跟头翻得好。没想到我小时候学的还都用上了,而且还能把很多人毙掉。所以这也让我彻底明白了,我能上百老汇的原因,其实就是艺高没把我压住呗。”
《西贡小姐》
年,三十出头的王洛勇终于以《西贡小姐》主演的身份站在了百老汇的舞台上,成为百老汇第一位中国演员,此时已是他去美国的第九年。
通常情况下,在演出期间,剧院会请按摩师给主角按摩。但王洛勇在首演当天却在家里闷头睡了一个下午,然后去中国餐馆小酌了一杯白酒,最后身着西装短裤、白衬衫,脚穿一双普通的凉鞋,去超市买了两个大西瓜就随随便便地去了剧院。“因为当时我也没觉得登上百老汇就嘚瑟了。所以就买了俩大西瓜,还跟大家说,我没啥背景,突然能演男主角,还有很多不足,承蒙大家帮助我。所有人傻了。”而王洛勇也是百老汇舞台上出演主角时间最长的中国演员,他连续六年主演《西贡小姐》,场次达多场。
最红时选择回国教书
去演剧是因不想纸上谈兵
如今无论谈到任何角色,王洛勇都可以和自己的“教学经验”产生联系。
年,赴美十余年的王洛勇正值当红期,母校上海戏剧学院邀请其担任表演系客座教授。王洛勇说,当时决定回国是“义不容辞”,即便《西贡小姐》的老板曾对他多加挽留;也有影视作品向其递出橄榄枝,但王洛勇都一一回绝了。
“百老汇的戏,很多我都演过了,相比之下,我还是在国内文化中能获得更多满足感。在美国这么多年,我实践够了,也接触了很多流派。当时大量西方作品中,中国人的形象都是智商、教育水准很低的反面人物。西方没有重视我们,就得靠我们自己。而且中国的戏剧架构仍不完善,我真心希望能够赶快把西方的戏剧带回中国来。”
电视剧《焦裕禄》。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但王洛勇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戏剧舞台,走入荧屏。很多人曾劝说他,好好的百老汇演员,回国演电视剧太糟蹋了。可王洛勇认为,谁说百老汇演员就得高高在上?“当时的电视剧就是国内老百姓最大的消遣,根本没有太多人有钱去剧场看戏。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作为老师,最忌讳的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刚回国的王洛勇接演了不少正面的英雄人物——杨子荣、焦裕禄、杨靖宇、郭靖。“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敢担当。他们不怕死,不怕被人骂,不怕错。我希望学生明白,一个演员应该最大可能化通过演一个戏,让迷茫的人能够看到希望,让自大的人稍微能够谦虚,别总觉得自己能拯救世界。”
新京报:如何评价如今的年轻演员?
王洛勇:我觉得年轻演员在艺术上的不成熟,伴随一些成长的迷茫、焦躁,都是可以理解的。现如今想当明星,几年就行。但像美国所谓的明星,两三年也就火过去了。大家还是要认清,这个火是自身质量的火,还是团队营造出来的。对于如今被捧红的这些年轻演员,即便修养、学习都不足,但好心的长者们也应该本着爱护的态度去影响他们,他们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年代,这个没法改变。
新京报:那对于国内资本市场干预艺术市场,小鲜肉片酬较高,你怎么看?
王洛勇:资本进入演艺行业真的有点像IT初期的感觉,一个人演一部戏可以撑起全家,挺吓人的,而且相当不正常。美国也有不正常,但都是根据票房来的,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美剧《权力的游戏》等等,演员的片酬都是市场价值决定的。美国的行规十分清楚,违规,你就出去,中国现在没有行规。比如在百老汇和好莱坞,我第一部戏挣了很多钱,但我第二部戏票房不好,他就要扣6%。比如《虎啸龙吟》收视率特别高,但王洛勇演得不好,那你下一部戏就降钱呗。
输入以下关键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