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北漂”的闲暇与消费状况是其经济状态的间接反应,是其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决定其社会融入程度的重要标志,具体包括闲暇时间安排及娱乐方式和生活消费内容及水平两方面。
一、闲暇生活
闲暇生活合理的安排可以使青年增长知识、提高工作和劳动技能,发展个性,充分休息及进行积极的娱乐活动,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一般的我们从功能的角度将青年人的闲暇生活方式划分为娱乐、旅游、体育活动、学习、交往和发展多种兴趣等几种。80后“北漂”在闲暇时间,聚餐、逛街、体育运动、上网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休闲娱乐项目,除此之外、逛公园、唱KTV、旅游等也很受他们的欢迎。被访者具体的休闲活动如下:
小陈:“踢足球”、“看球赛”、“聚餐”、“逛街”、“旅游”。
包头:“聚餐”、“上网玩游戏看八卦”、“逛街”。
婷婷:“上网”、“逛公园”、“逛街”。
小刘:“逛公园”、“篮球足球”、“写程序”。
小严:“踢足球”、“网络游戏”、“郊游”。
小施:“聚餐”、“唱K”、“台球”、“羽毛球”、“爬山”。
晓丹:“逛街”、“逛公园”、“聚会”、“学习”。
小杨:“聚餐”、“逛街购物”、“打麻将”、“唱K”。
由此可见,80后“北漂”的闲暇生活总体上来看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呈现出很强烈的娱乐化色彩。被访者中很多人都将聚会、吃饭、逛街看作很重要的闲暇生活,却很少有人谈到闲暇时间用来学习和发展个人兴趣。其中一位从事IT行业的被访者表示“在家里写计算机程序(小刘)”也是自己的爱好和休闲活动,另外一位做医药销售的晓丹表示自己曾经主动想学过英语,但是因为记错了时间而没有再去。因此,在80后“北漂”闲暇生活中消遣娱乐型活动和发展型活动出现了失衡,他们在闲暇生活中有很强的娱乐化倾向,而对于学习和自我发展反倒没有那么重视。当然这也与北京生活节奏快、经济压力比较大有关系,使这些年轻人更加希望在休闲时刻能够得到放松、释放情绪和充分的休息。
同时,我们也看到80后“北漂”在休闲生活中也很重视交往性休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聚会中、聚餐中与同学、朋友和同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另外,上网也成为了80后“北漂”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网络的虚拟化和信息丰富化也逐渐使其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娱乐休闲方式,而且研究中被访者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联机游戏或是看新闻八卦。
二、生活消费
从80后“北漂”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花费来看,“吃、穿、住”几方面的花费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小严:“房租,吃饭,日常用品,衣服之类的。”
包头:“吃上面,住房是一个,衣服。交通还好,很便宜。”
小陈:“把我的收入分摊一下的话,女朋友花费五分之二,朋友身上五分之一,剩下的五分之二就是糊口了。最主要的花费就是糊口和租房了。”
婷婷:“生活用品、衣服啊,化妆品啊!”
小刘:“硬件设备、房租。”
晓丹:“买衣服吧,哈哈,租房也算一个!”
小施:“一是租房子,第二是……恩,还真不一样,买买衣服啊,买个手机吗,生活用品不
是每个月都有吗,这可能也不会占大头,然后每个月都会和同学聚会吃饭,这个花费还比较大的。”
小杨:“吃、住房也算,吃最多,因为我每天晚饭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在聚会,这个花销比较大!”
由此看来,80后“北漂”的主要花销还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为主。作为北京市的外来人口,大部分人主要靠自己在北京生存下去,无法像在家里一样依靠父母和亲人,日常的吃穿住行必须由自己来支付。尤其是在市场化发达、物价水平较高的北京,这方面的花费相对来说更高,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吃穿住”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开销。其中,租房是日常开销中比较主要的一个方面。
同时,我们也发现,个人消费在日常开销中的比重也很大。个人消费通常说的是个人必须消费之外的开支,青年的个人消费多半体现在休闲娱乐上。这里主要是指80后“北漂”与同学、同事聚餐的花费比较大。加上这一花费,被访者平均每月用在休闲生活方面的花费大约在元左右。当代青年群体的消费水平总体较高,消费环境丰足,80年代出生的“北漂”同样注重自身消费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总体改善。尽管个人消费是一种“纯消耗性消费”,无法与期望投资有报的文教消费相提并论,但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其作为一种高层次休闲娱乐消费方式,依然受80后“北漂”的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817.html